來自作者的案頭:新聞稿的危害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最近從關於科學和網路的最新ScienceOnline會議回來。我可以滔滔不絕地讚美與科學寫作愛好者和名人一起閒逛,並與許多同事第一次面對面會面的快樂,但我會讓其他人,例如埃德·勇更深入地探討為什麼你可能想親自去參加。

相反,我想討論我和科學作家同事瑪吉·科爾斯-貝克在會議最後一晚的發現,這個發現促使我們倆都大聲咒罵。這個發現與新聞稿有關。

會議上有很多關於科學家和科學記者之間的溝通應該如何改進以最好地造福公眾的討論,以及關於科學記者是否應該讓科學家事先看到報道或他們的引語的討論。正如克里斯蒂·威爾科克斯向我們指出的那樣,問題在於,會議上的所有記者實際上並不是我們應該接觸的人。真正的問題不是會議上的那些作家——他們可能精通科學寫作,並希望與科學家交談以儘可能做好工作——而是對科學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的一般任務記者,或者沒有時間或意願採訪科學家進行報道的記者。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科學家未被聯絡以瞭解其研究的情況下,我們有“新聞抄襲”——新聞釋出主要或完全基於新聞稿。我們還有諸如PhysOrg科學日報之類的新聞稿農場,在我看來,它們似乎除了重新包裝可以在諸如EurekAlert之類的科學新聞稿網站上找到的新聞稿之外,幾乎什麼都不做。

瑪吉和我所做的發現不是新聞抄襲正在發生。關於科學記者中的新聞稿,有很多意見——一些媒體允許記者使用新聞稿中的材料,而另一些媒體則禁止這樣做。在許多方面,新聞稿有點像科學新聞宇宙的暗物質——對公眾來說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見的,但它們對科學新聞業施加了巨大的力量。

正如我們與科學家交談時發現的問題是,顯然研究人員通常在新聞稿釋出之前沒有機會稽核它們。這深深地震驚和困擾了我和瑪吉。記者在是否讓訊息來源在發表前閱讀文章方面有許多道德考量,但撰寫新聞稿的新聞官員應該沒有這樣的限制。但那天晚上我聽到的證實了我上週的經歷,當時我與一位科學家談論一個故事,他告訴我他沒有看到關於他工作的新聞稿。

到目前為止,這只是一個軼事發現,我知道至少有一位公共資訊官員對新聞稿並非總是由科學家稽核感到震驚。儘管如此,如果許多甚至大多數與科學相關的新聞稿事先未經科學家稽核,這在我看來是一個巨大的問題。任何數量的錯誤都可能悄悄潛入,並在傳播到公眾時變得更加複雜。這就像,請原諒我在這裡的粗俗,發現你一直在沒有安全套的情況下發生性行為。

我認為在這一點上,像全國科學作家協會這樣的機構有必要詢問他們的公共資訊官員,他們多久與科學家一起稽核新聞稿,並開始討論為什麼會這樣以及這些做法是否應該立即改變。

我認為向科學新聞媒體的編輯和科學新聞學專案,以及可能像哥倫比亞新聞評論這樣的雜誌傳播這種缺乏稽核的情況也很重要。

新聞抄襲的問題不會消失。我希望,如果我們能夠提高新聞稿的質量,我們至少可以阻止一個主要的潛在錯誤資訊來源。

Charles Q. Choi is a frequent contributor to 大眾科學. His work has also appeared in The New York Times, Science, Nature, Wired, and LiveScience, among others. In his spare time, he has traveled to all seven continents.

More by Charles Q. Cho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