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溫和的建議:谷歌眼鏡結合技術支援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溫和的建議”系列中,我的同事和我將提出我認為非常可行且希望實現的創新和專案。

谷歌眼鏡的一個強大優勢在於它如何幫助人們同時看到你所看到的東西。我相信這可以開闢一個基於幫助他人的非凡服務市場。想象一下,能夠從經驗豐富的專家、一個“任務控制”型別的專家團隊,或者僅僅是你的朋友那裡獲得幫助?可能也涉及到一些棘手的法律和犯罪可能性

我在下面集思廣益了一些想法,其中許多想法實際上我並不認為會發生。不過,推測一下也很有趣。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 技術支援。 想象一下,您的計算機遇到困難。與其費力地告訴別人您遇到的問題,為什麼不直接展示給他們看呢?

透過眼鏡進行技術支援的範圍可以從幫助父母到全面的“休斯頓,我們遇到了問題”阿波羅13號式的關鍵系統故障。

* 翻譯。 谷歌強調 你可以問谷歌眼鏡如何用另一種語言說某事。然而,就目前而言,眼鏡顯然無法幫助你翻譯外文文字。我可以想象眼鏡使用者聯絡翻譯公司或眾包機構,例如 亞馬遜的 Mechanical Turk,他們可以幫助你翻譯標誌、文件等等,並收取一定的費用,這在國外可能真的很有幫助。

* 緊急情況。 有點像技術支援,特別是對於阿波羅13號型別的情況,但具有更廣泛的意義。沃倫·埃利斯有一部我喜歡的漫畫系列,叫做 全球頻率,其中有一個由遍佈全球的特工組成的工作組,他們可以透過智慧手機彙集他們的專業知識——我可以想象像眼鏡這樣的增強現實頭戴裝置將成為下一代。科幻小說作家大衛·布林的小說 存在 中有一個場景,主角招募了大量互聯網誌願者,基本上是透過眾包的方式來阻止一場災難。當局的緊急服務部門可能會列出尋求幫助或庇護的地點。真的,你可以想象任何動作電影或電視劇中的場景,英雄們透過手機或耳機獲得建議。

* 約會。 我認為眼鏡在約會方面不會有太大幫助,但我忍不住想到了 西哈諾·德·貝傑拉克,在他耳邊輕聲說浪漫的建議。(我不認為人們會在約會時戴眼鏡——至少在成功的約會中不會——但誰知道未來情況會如何變化呢?鄭重宣告,我認為約會時戴眼鏡至少和明顯且反覆檢視手機一樣糟糕。)

* 炸彈處理。 緊急情況的一個子集。我懷疑眼鏡實際上在這裡會有多大幫助——平民應該遠離炸彈,而且我想象炸彈處理專家已經使用攝像頭來觀察炸彈,並在需要時向其他人尋求幫助。不過,還是把它列在清單上。

* 購物。 想象一下,問朋友一套衣服是否適合你,或者問一位時尚專家。購物顧問也許能夠開闢遠端提供極其個性化建議的利基市場。

* 軍事行動。 我第一次接觸到軍事指揮官透過攝像頭跟蹤士兵行動的想法是在電影 異形 中。在現實生活中,殺死奧薩馬·本·拉登的海豹突擊隊可能佩戴了頭盔攝像頭,儘管 關於這是否屬實存在相互矛盾的說法。我實際上並不認為眼鏡會被用於軍事行動中進行技術支援型別的目的,但增強現實技術起源於軍事頭戴式顯示器,並且 一般來說,肯定可能會在戰場上得到應用

* 導遊。語音導覽已經存在於博物館等場所——為什麼不讓一位專家或一個專家團隊告訴你你正在看什麼,一位藝術教授此刻幫助你,另一位歷史教授在另一刻幫助你,所有這些都使用眼鏡和透過 Google Hangouts 進行視訊會議?我不認為眼鏡會讓導遊失業,因為他們做的不僅僅是告訴人們關於景點的資訊,例如安排住宿和解決問題,但眼鏡可能會幫助增加一個有趣的維度。

* 操作指南。 現在有很多網站旨在解釋如何做事,例如 wikiHoweHowHowCast。我不確定是否會有很多或任何服務提供專家來幫助人們如何,例如,換輪胎或烤蛋糕,但誰知道呢?

* 科學。 眼鏡是否可以幫助科學將是一件有趣的事。例如,一個人可以舉起一塊化石供其他人檢查,向古生物學家展示它從各個側面的樣子。

* 醫學。 我不認為眼鏡真的會被用作醫生為患者提供上門服務的方式,因為體檢通常需要的不僅僅是看一看才能發現任何東西。不過,如果眼鏡可以用作醫生諮詢其他醫生尋求幫助的方式,那可能會很有趣。

* 喜劇。 想象一下,有一個喜劇作家團隊幫助你創作笑話?我真的不認為這會發生,但有一個彩票廣告描繪了這種情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ZU68wx7HQI

* 色情。 呃。好吧,色情內容以各種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而且我想象眼鏡肯定會在工具包中找到進入色情內容的方式。

這實際上讓我想到這可能帶來的法律和犯罪影響。如果你展示給人們的東西以某種方式被濫用會發生什麼?例如,你可能會不經意間讓竊賊為你踩點你的房子嗎?此外,如果你在使用眼鏡與某人交談時看到一些犯罪事件發生會怎麼樣?如果你不報告任何事情,或者如果你報告了,你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Charles Q. Choi is a frequent contributor to 大眾科學. His work has also appeared in The New York Times, Science, Nature, Wired, and LiveScience, among others. In his spare time, he has traveled to all seven continents.

More by Charles Q. Cho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