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的提議:谷歌眼鏡邂逅臉書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謙虛的提議”系列中,我和我的同事將提出我認為非常可行且希望能夠實現的創新和專案。

谷歌旨在透過Glass來幫助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Glass 是一款輕便地置於您眼前並在您耳邊低語的透明影片顯示器。暢銷書作家 David Brin 的科幻小說《存在》為 Glass 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設想——基本上將其與臉書結合起來。

Glass 為影片和照片的顯示、錄製和廣播,以及可視電話和視訊會議提供了一種第一人稱、擴音的方式。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1uyQZNg2vE

當透過移動裝置無線連線到網際網路時,Glass 還可以提供我們現在期望從移動裝置獲得的所有其他資料——電子郵件、簡訊、天氣、約會、語音輸入、翻譯、維基百科、谷歌(自然地)以及網路的其餘部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9c6W4CCU9M4

然而,Glass 最有趣的潛力在於增強現實,或 AR——將關於我們所見事物的資料疊加在我們所見事物之上。 Glass 在這條道路上邁出的第一步是在佩戴者的視野上疊加地圖和方向。

移動裝置上已經存在大量的增強現實地圖應用,例如 AcrossAir 的應用。

然而,憑藉其易用性,Glass 可能會將 AR 帶入主流。 接下來會怎樣呢?

已經存在於移動裝置上的增強現實應用程式 提出了許多平淡無奇的選擇,例如尋找吃飯、住宿和娛樂的場所。 事實上,谷歌已經為餐廳的地圖搜尋結果提供了 Zagat 評論,這表明位置標記可能對 Glass 來說很容易。(谷歌可能想投放廣告。 大量廣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_mRF0rBXIeg

但是將 AR 與社交媒體結合起來會怎麼樣呢? 如果您可以看到人們的臉書個人資料懸浮在他們上方會發生什麼? 或者他們在 OKCupid 上的線上約會資料? 還是 FBI 的通緝海報? 在《存在》中,布林描述了包括令人愉悅的層面和更粗俗、非法層面的疊加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zr-DSDMkJM

增強現實如何與社交媒體交叉? 嗯,一種可能性是擁有移動裝置的人自願公開自己的身份。 另一種可能性是將 Glass 與面部識別和影像搜尋相結合——透過詢問“OK,Glass,那是誰?” Glass 很可能會告訴你。(這兩種可能性聽起來都不吸引你? 請稍等...)

知道一個人的名字可能是一件好事——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不擅長記名字。 然而,一旦一個人的身份被知曉,根據您可以訪問的資料庫,您可以瞭解到關於這個人的大量資訊。 公開可訪問的臉書個人資料。 可以透過谷歌搜尋獲得的詳細資訊。在 Slashdot、Reddit 或 Digg 上的聲譽評分。 關於他們釋出、評論、檢視、購買的事實。 犯罪記錄。 電話號碼。 電子郵箱地址。 他們在約會中尋找什麼。

我可以看到正在湧現兩種資料庫——一種是您向他人說明您想讓他們瞭解自己的資訊,另一種是他人說出他們對您的看法。 第一種包括微博系統,例如臉書或推特,或線上約會系統,例如 OKCupid。 第二種包括政府和私營部門的資料庫,包括犯罪記錄、學校記錄、投票記錄、觀看習慣、賬單等等——我想您也可以說浴室隔間塗鴉,例如“想要開心,請致電……”也可能產生約會資訊。

所有這些資料有很多種可能以令人不安的方式被使用。 例如,您可以想象八卦網站,人們可以在上面釋出關於您的各種細節,無論真假,而您寧願別人不知道。 您可以想象關於您的,您認為私人的事情,例如您的投票記錄或臉書狀態更新,在您不知情或違背您意願的情況下被髮布或出售。

“當您走過時,要在人們的臉上顯示姓名標籤和個人資料,將需要支援資料庫,”布林對我說。“要麼:1)一個與超級臉書繫結的全球綜合面部識別系統;要麼 2)商業系統,最初是非綜合性的;要麼 3)在選擇加入下執行的較低級別的俱樂部層面面部識別系統;要麼 4)您自己載入影像和特徵的自給自足系統。”

布林是眾所周知的透明度的積極倡導者,甚至為此撰寫了一部非小說作品,該作品獲得了美國圖書館協會的言論自由獎。 他認為透明度可以帶來的好處將是巨大的。“公民反過來審視強者的能力——被稱為‘反監視’,與監視相反——將是人們保持自由的關鍵,”他說。“在過渡之後,隨著公民在技術上獲得力量來抓住偷窺者,這也可能導致某種程度的隱私迴歸。”

布林擔心的是人們透過過多的法律來限制資訊流動。“世界上的精英們只會無視這樣的禁令,”布林說。“富人和權貴——政府、企業、罪犯——都將擁有這樣的資料庫、間諜相機,一切應有盡有。 他們會像神一樣走在我們的街道上,在我們漫步、竊笑、經過我們時,瞭解我們的一切。 但我們將是盲目的,因為我們選擇了恐慌並拒絕視覺的力量。”

我喜歡《存在》,因為它與可能是我最喜歡的布林短篇小說《肺魚》有關聯。 雖然我個人並不完全贊同他對透明度的立場,但我發現他在《存在》中對增強現實層的運用發人深省。

布林對我說,增強現實可能面臨艱難的道路。“我們將面臨一個 20 年的過渡期,人們會對移動 AR 產生厭惡反應,就像他們對活字印刷、眼鏡、手機所做的那樣,”布林預測。“已經有很多地方禁止谷歌眼鏡。”

由於谷歌與臉書的競爭關係,我不認為 Glass 和臉書會結合。 但是,也許 Glass 會嘗試用 Google+(谷歌為與臉書競爭而做出的努力)來實施這一策略。 其他公司也可能製造自己的 AR 眼鏡,而臉書可以轉而與他們合作。

您可以透過電子郵件就“謙虛的提議”系列與我聯絡,郵箱地址為toohardforscience@gmail.com,並在Twitter 上透過 #modestproposal 關注該系列。

Charles Q. Choi is a frequent contributor to 大眾科學. His work has also appeared in The New York Times, Science, Nature, Wired, and LiveScience, among others. In his spare time, he has traveled to all seven continents.

More by Charles Q. Cho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