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事物:跳躍魚在陸地上度過一生

這是“奇妙事物”系列的第六篇文章。下次當您感到如魚離水時,想想太平洋跳躍魚。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這是“奇妙事物”系列的第六篇文章。

Courtney Morgans/新南威爾士大學

下次當您感到如魚離水時,想想太平洋跳躍魚。它一生都在陸地上度過,熟練地在關島太平洋島嶼附近的海邊岩石上跳躍,以附著物為食,向異性(和同性)炫耀,並且顯然樂在其中。看看就知道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根據一項關於這種魚類的新研究的作者所說,太平洋跳躍魚 (Alticus arnoldorum) 只有幾英寸長。它體型雖小,膽量卻很大,完成了“最極端的生態轉變之一”,即放棄了整個海洋生活。這太30億年前了。

當然,它們不能沒有海洋而生存,因為如果沒有海浪輕柔地拍打岩石帶來的海水,它們就會脫水、窒息而死。自從它們拋棄了水生家園後,它們還重新利用了自己的皮膚(就像許多兩棲動物所做的那樣)作為外部肺,直接從空氣中吸收氧氣。它們仍然使用鰓,但皮膚肺是一個有價值的補充。但就像我們的肺一樣,如果它們無法保持皮膚和鰓的溼潤,那就完蛋了。

儘管需要保溼,但這種魚基本上放棄了海洋,一生都在陸地上度過。它的大部分生命都很平凡,用來從岩石上刮取藻類——美味的附著物!——並食用。但偶爾,生活也會變得更加精彩,雄性和雌性都會豎起鮮豔的紅色背鰭,作為甜蜜愛情的前奏,或者只是想和鄰居們說說話。

移動到陸地上也意味著要開發一些新的舞蹈動作才能四處走動,包括“獨特的軸向尾部扭動行為”。它有點像這樣

作者:Hsieh S [CC-BY-2.5], 透過維基共享資源

顯然,離開海洋來到陸地也會導致一些重大轉變,即哪些東西可能會將您視為理想的開胃菜。好訊息:您現在可以免受長著討厭的尖牙的大魚的傷害。壞訊息:歡迎來到蜥蜴、螃蟹和海鷗的地獄。科學家們最近試圖 выяснить 這種魚的偽裝——正如您在影片中看到的,它與它所居住的岩石非常匹配——是否對其躲避捕食者的能力至關重要。他們在島嶼周圍的岩石和沙灘上放置了跳躍魚的塑膠模型。從沙灘上和岩石上的假跳躍魚所遭受的相當冷靜地描述的“身體部位缺失”和“穿刺傷”的數量來看,這種魚的偽裝在它們的岩石家園中對它們很有幫助。

科學家們還研究了這些小魚是在大膽征服陸地之前還是之後獲得了偽裝。看起來它們的許多近親,以及仍然牢牢紮根于海洋的親戚也具有這種顏色,因為它們中的許多也生活在海浪另一邊顏色出奇相似的岩石中。他們的結論是,如果您已經與新棲息地相匹配,那麼進行 радикальный 基質轉變會容易得多,因為,嗯,這是相同的棲息地,只是不太溼。

我們可以從太平洋跳躍魚身上汲取什麼年終教訓嗎?當生活給你檸檬時,把它做成檸檬水?不要害怕跳出框框思考?買輛明智的車,但繼續新增賽車條紋?也許最好的是:在你被栽種的地方跳躍。只是儘量不要吸引太多的海鷗。

參考文獻

Morgans C.L. & Ord T.J. (2013). Natural selection in novel environments: predation selects for background matching in the body colour of a land fish, Animal Behaviour, 86 (6) 1241-1249. DOI: 10.1016/j.anbehav.2013.09.0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