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當我在研究生院修讀真菌學 101 時,教科書的情況非常糟糕,以至於我們使用的那本是用 CD-ROM 光碟提供的。不是附帶 CD-ROM 光碟。而是隻有光碟。
我的教授抱怨說,所有印刷的真菌學教材都有缺陷,沒有一本是完美的。插圖通常差強人意。圖畫通常會給你一個關於真菌壯麗景象的大概印象,但更多時候你不得不發揮你的想象力——並花很多時間與顯微鏡為伴——才能使它們栩栩如生。即使在 CD-ROM 光碟上,影像雖然是彩色的,但也大多是小縮圖。
然後去年,延斯·彼得森的《真菌王國》問世了。感謝他,現在我們有了這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是一個被稱為匍匐根黴的真菌的無性孢子生成結構(孢子囊)。孢子是聚集在真菌絲狀物頭部的所有小黑點。在插圖中,你可以看到在上部的兩個孢子囊上可見的閃亮透明的保護層已經從底部的一個孢子囊上脫落,但孢子仍然留在原位,使其具有泡沫麥克風罩的啞光外觀。
還有這個,各種各樣的杯狀真菌
還有這個,關於一組被稱為“迷孢堆型”的真菌,我甚至不知道它們的存在,
還有這個,關於迷人且常見的鳥巢菌,它們靜靜地坐在世界各地人們眼皮底下的覆蓋物堆上。“卵”是真菌的孢子包,設計成透過偶然的雨滴落入“巢”狀的飛濺杯中而發射出去。
還有一頁又一頁的這些令人驚歎的影像,其中許多展示了我以前從未見過的真菌的視角和型別。有子囊和擔子(兩組重要真菌的特徵性有性細胞)的特寫鏡頭,以驚人的和令人歎為觀止的細節展示了它們在自然狀態下的近距離狀態。還有蟲黴目的驚人真實特寫鏡頭,蟲黴目是一組迷人的真菌,通常被稱為“甲蟲寄生菌”,它們以無害地寄生在昆蟲身上為生。我以前從未見過這樣的影像集。翻開每一頁都像開啟一份新的聖誕禮物。
它不僅僅是一本咖啡桌讀物,儘管它很容易就能達到這個目的。這些照片嵌入在一個框架中,旨在教你真菌生物學和多樣性的基礎知識。雖然這本書對於真菌學家來說是一種享受,但對於那些有興趣,但從未有時間和能力瞭解真菌的人來說,也許更好。對於任何對科學和藝術感興趣的人來說,這本書也是一塊瑰寶;幾乎每一頁都有多種靈感來源,供那些有創造慾望的人參考。而且它也可能對好奇的孩子們來說是一種享受。
雖然似乎有計劃提供該作品的電子書版本,但紙質版仍然是展示和品味高解析度照片的原始且最佳的方式。作為獎勵,這本實體書採用堅固、裝訂精良的精裝本,沒有那種討厭的防塵書套,那種書套似乎只是為了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磨損和褪色而存在。
所有這些並不是說這本書沒有侷限性。雖然照片的壯觀程度超乎你的想象,但平面設計只比普通的 Power Point 簡報高出一個檔次。我很想看看專業的設計師能用這些素材做些什麼,儘管由於彼得森自己做了排版,也許聘請專業人士的費用簡直是無法承受的。讓這本書出版才是更大的益處。
文字也偏重實用性。雖然段落簡潔明瞭,但它們也常常顯得枯燥乏味和學術化(“子實體本身顯示出巨大的變異:從扁平(平伏)或傾斜的菌蓋到大型的、叢生的或有柄的結構。”),並且有時會因為一種笨拙而略顯遜色,這可能是從丹麥語(作者延斯·彼得森的母語)翻譯過來的產物。用更生動的語言進行類似的簡短描述會使這本書對非專家更具吸引力。
另一個小小的批評是大型真菌的相對突出。許多僅產生比孢子更復雜結構的黴菌和微真菌並沒有與其重要性成比例地被呈現出來。但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吹毛求疵。儘管微真菌的孢子美麗而多樣,但人們最有可能對他們在樹林中散步時容易碰到的和識別出來的東西感到好奇。而且,即使人們對大型真菌知之甚少,也足以證明一本以它們為特色的書是合理的。
世界一直在等待這本書。如果您是生活鑑賞家,那麼這是一本不容錯過的書。給自己買一本,蜷縮在火爐旁,和一隻貓咪以及一杯熱可可一起,沉浸在視覺糖果盒中,同時瞭解一個奇妙的——但又非常真實的——平行宇宙。
《真菌王國》,作者:延斯·H·彼得森。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2013 年。272 頁。
感謝康奈爾大學真菌部落格上的博文讓我注意到這本書。
~~~~~~~~~~~~~~~~~~~~~~~~~~~~
部落格新聞
在 2009 年 3 月 7 日,我坐在我公寓的軟墊沙發上,膝蓋上放著筆記型電腦,寫下了我的第一篇博文。感覺有點像開玩笑。我一直想寫一本書,但鑑於我的日常工作,這似乎不太可能實現,一位朋友建議我寫部落格作為一種替代方案。今天,五年後,我簡直不敢相信我已經走了這麼遠。現在我站在廚房的櫃檯旁寫部落格。
我要感謝大家閱讀我的絮絮叨叨,並感謝《大眾科學》給了我發表它們的講壇。你們都讓我成為了一名更好的作家,我希望我用一些有趣的故事和你們可能沒有遇到過的生物豐富了你們的世界。為又一個充滿樂趣的五年乾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