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珊瑚依附在墨西哥灣創紀錄深度的石油平臺上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當密西西比河流入墨西哥灣時,它的旅程並沒有結束。它進入了一個名為密西西比峽谷的水下峽谷,那裡的河流營養滋養著一些奇特的生命形式。這個峽谷的一部分看起來像這樣

從碳酸鹽岩層中生長的優雅白色雕塑是柳珊瑚。這些珊瑚與您可能熟悉的來自熱帶珊瑚礁的珊瑚不同。它們沒有光合共生體或藻類夥伴來幫助它們從光中製造食物。相反,柳珊瑚會吃掉它觸角能夠抓住的大部分東西——活的浮游動物,如毛顎動物、磷蝦、微小的甲殼類動物,甚至死魚顆粒(聽起來不太開胃。也許珊瑚更願意將它們視為“甘露壽司”)。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一簇陽光”。深水珊瑚柳珊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海洋探索計劃;公共領域

根據lophelia.org的說法,柳珊瑚的名字來源於希臘語“lophos”和“helios”,意思是“一簇陽光”,我認為在左邊的影像中,您可以看到這一點。

與它們共同生活的是像蛇一樣纏繞在海扇黑珊瑚我在這裡寫過關於它的文章)、海筆海鞭、海螯蝦和海膽,它們同樣以任何經過它們觸手可及範圍內的東西為食。我喜歡那隻海螯蝦關節狀、機械般的自然臂膀,預示著在下一個鏡頭中,我們將用來採集其世界樣本的船隻的機械構造臂膀。

柳珊瑚是深水珊瑚群落的一部分,這個群落非常普遍和重要,以至於超過 50% 的已知珊瑚物種都存在於這樣的地方。一些科學家認為它非常重要,以至於他們建立了一個關於它的完整網站——lophelia.org——並附有偉大的大衛·艾 Attenborough 本人的介紹。

最近,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一個專案中的科學家正在尋找生長在墨西哥灣石油平臺支腿上的柳珊瑚——與拍攝密西西比峽谷影片的團隊相同——發現了在墨西哥灣發現的最深處的柳珊瑚,但不是世界上最深處的,因為冷水珊瑚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現。科學家們使用安裝在遙控潛水器上的攝像機,在 1997 年建造的拉姆·鮑威爾平臺上,在 2620 英尺深處發現了柳珊瑚。它是墨西哥灣最深的平臺之一。之前的墨西哥灣記錄是 2066 英尺。

與閃閃發光、碧綠的熱帶海洋不同,冷水珊瑚生活在永久的黑暗和低於 12 攝氏度的寒冷水中。在墨西哥灣,柳珊瑚通常與眼狀鹿角珊瑚 共生,眼狀鹿角珊瑚被恰如其分地命名為鋸齒珊瑚,非常令人愉快。

這放在咖啡桌上會很好看。鋸齒珊瑚,眼狀鹿角珊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公共領域。點選圖片獲取來源。

它們都是石珊瑚,以製造由碳酸鈣製成的堅硬骨骼——柳珊瑚的白色堅硬部分——以及觸手數量為六的倍數而聞名。柳珊瑚是主要的礁框架構建物種。它生長出粗壯、茂密的群體。

眼狀鹿角珊瑚在預先存在的柳珊瑚礁之上生長出更細的枝條,形成次級礁框架,對於那些喜歡他們的角落和縫隙比柳珊瑚提供的更角落和縫隙的生物來說,它更宜居。

雖然數百種熱帶珊瑚物種可以產生形成珊瑚礁的堅硬、廣闊的骨骼,但只有六種已知的冷水珊瑚可以做到這一點。這使得這些特定物種尤其重要。

由於石油平臺的年齡是已知的,科學家可以從生長在石油平臺上的珊瑚中採集樣本,以準確計算生長速率,並測試他們一直在用於未知年齡珊瑚的放射性碳方法。其他人造礁——例如這艘 USS Gulfpenn 的殘骸,於 1942 年 5 月 13 日被德國 U-506 潛艇擊沉,當時載有 90,000 桶汽油(墨西哥灣有 U 型潛艇?哇!),它們的年齡也是已知的,可以幫助在更長的時間尺度上完成這項任務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科學家是柳珊瑚 II 專案的一部分,這是一個為期四年的任務,旨在研究墨西哥灣石油平臺上的冷水珊瑚群落,以瞭解它們的生長速率、溫度耐受性和相關的微生物群落等等。

但他們也想了解科學家所說的“基因流”——本質上是不同種群之間的雜交。在柳珊瑚 I 專案中,該團隊的科學家從墨西哥灣三個不同地點採集了柳珊瑚的樣本,並確定它們正在雜交併在至少 370 公里的距離內擴散。

這些科學家想知道石油平臺是否可能進一步增加這種連通性。雖然石油和天然氣勘探也有可能破壞柳珊瑚種群——就像帶有金屬門和滾輪的深海拖網一樣,金屬門和滾輪沿著海底拖拽以捕撈魚類——但有利位置的平臺可能會幫助原本遙遠的種群雜交,增加遺傳多樣性。這可以幫助珊瑚在氣候變化或其他干擾造成的環境衝擊中生存下來。透過研究在鑽井平臺上發現的柳珊瑚的 DNA,他們可以 выяснить 這是否真的在發生。

最後,我將為您留下一些禪意時刻,這是一段關於北大西洋西部一個名為花園堤岸的地方的柳珊瑚群落的影片,拍攝於柳珊瑚 I 探險期間。注意最後柳珊瑚珊瑚蟲的特寫鏡頭。請欣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