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復生的花朵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還記得這朵花,以及幾周前我做的關於杜克大學植物標本室展出的幻燈片的帖子嗎?

在我釋出後不久,我收到了一位名叫約翰·麥克道格爾的人關於它的令人震驚的信。他寫道: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很震驚在《大眾科學》上看到你關於西番蓮的文章,因為這些標本是我採集的,而且每個標本都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內在個人故事,這一切都湧上心頭。我很難專注於你故事的其餘部分,儘管杜克大學幻燈片展出的刺鱗草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標本,而且蕨類的特寫鏡頭是……標誌性的。

然後他幽默地補充道:

我想你會喜歡看到這朵花在我“殺死”它之前的照片

這就是它


你甚至可以看到壓制標本上精心儲存的捲曲卷鬚。

根據麥克道格爾的說法,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西番蓮,最初由植物學家威廉·詹姆森發現,並正式命名為詹姆森西番蓮。他提到我應該查閱莫漢多火山和詹姆森,以發現關於該物種的有趣故事,但我的谷歌搜尋能力不足,我找不到它(如果有人知道並願意分享,請這樣做!)。

他繼續指出,這朵花很大,而且花朵末端的性器官是不對稱的。也就是說,產生花粉的雄蕊(黃色部分),即雄性部分,都位於花朵的一側。這有一個很好的理由:它有助於將花粉專門沉積在花朵蜂鳥授粉者的下巴上。由於花朵在授粉者身上爭奪攜帶花粉的實際空間,這可能是一種選擇均勻位置的方式,該位置不太可能被另一朵花使用。

但他指出,這種不對稱性很難從壓制的植物標本室標本中判斷出來,而且還有許多其他事情是無法猜測的。對於這個物種,沒有人知道果實的自然外觀或味道,甚至沒有人知道誰在野外吃它(從而“傳播”它的種子)。這是一個很好的提醒,儘管植物標本室標本是很好的“人造化石”,但它們並不是關於植物的最終定論。為此,你必須在自然界中觀察它們的生長。

不幸的是,麥克道格爾指出,這朵花可能不會存活太久。他指出,它生長在火山的樹木限界處,很可能會因氣候變化而被向上推擠並消失。

無論如何,不用說,我對他的來信、巧合以及有機會將植物標本室標本的“居民”與其在以前“工作”時的外觀進行比較感到非常高興。非常感謝您的分享,約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