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分享病毒式傳播的影片?

為什麼貓咪佔領了網際網路?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貓咪在網上無處不在。它們脾氣暴躁,它們在商務場合,它們會彈鍵盤,甚至能做化學實驗。當談到可分享的內容時,貓咪絕對名列前茅,儘管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強有力的次要競爭者,比如尖叫的山羊 和左鯊。雖然你可能試圖不點選與山羊相關的媒體,但你不太可能避開所有湧入 Facebook 的《Hotline Bling》混音版,特別是如果你啟用了該網站的自動播放功能。最近走紅網路的候選者是 Damn, Daniel,一位高中生因其時尚地展示他的白色 Vans 而走紅。讓他躍居公眾意識前沿的,僅僅是一雙亮白色的運動鞋和一點點自信。對於我們最喜歡的貓咪、山羊,是的,尤其是左鯊來說,情況也是如此。它們都具有一定的膽量。但這真的是我們一次又一次分享的原因嗎?是什麼讓病毒式內容具有病毒性?

1976 年,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提出,正如我們自身是由離散單元(基因)構成,這些單元試圖複製自身以確保其持續生存一樣,文化也是如此。這些文化單元就是模因,對這些單元的研究被稱為模因學。模因是詞語、思想、信仰、音樂、理論、儀式、時尚、食譜以及人們傳播的任何規範。在數字空間領域,它們也是 YouTube 影片和有趣的圖片或諺語,或新聞報道。模因確立了我們期望的經驗單位。它們是思想,因為缺乏更好的描述短語,這些思想透過模仿成功傳播。這個過程旨在類比基因(和病毒)傳播的方式。 

我們知道,傳染是我們線上交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線上網路中的重疊可以強化某些行為或想法,特別是當我們自我選擇具有共同興趣的人時。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線上網路可能會增長,但隨著我們的連線彼此連線,它們也可能開始向內螺旋。這種重疊越大,網路對其成員的影響就越大。《弗雷明漢資料集》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該資料是一項醫學研究的副產品,該研究收集了關於線下個人聯絡的資訊,這使得研究人員多年後可以繪製參與者的社交網路圖,並追蹤某些行為的傳播。該研究發生在馬薩諸塞州弗雷明漢。)弗雷明漢的研究人員發現: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產生影響力的故事,這些故事講述了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


  • 如果一個人變得肥胖,他的朋友也變得肥胖的可能性會增加 171%。

  • 當吸菸者戒菸時,他們的朋友戒菸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36%。(儘管這種效應隨著聯絡人之間的分離程度增加而減弱,並在四度分離時失去效力。)

  • 快樂的朋友使個人快樂的可能性增加了 8%。

弗雷明漢證明,您的聯絡人很重要,他們所做的事情以及他們分享的關於自己及其期望的事情也很重要。我們的網路幫助我們建立對什麼是可接受的認知。我們收到的關於某些行為是適當的社會強化越多,我們就越有可能自己採納這些行為。

那麼,貓咪和尖叫的山羊是如何以及為什麼成為可分享的內容的呢?它們是情緒傳染的載體。它們表明了分享者的情緒。當它們被轉發時,它們可以向其他人發出訊號,表明他們應該有什麼感受,或者在某些環境或群體中可能可以分享什麼。在線上空間中,互動可能受到限制,這一點尤為重要。當人們消費線上內容時,他們會假設該內容的情緒狀態。快樂的內容會誘導更快樂的狀態,而沉思的內容可能會迫使觀眾考慮他們在有爭議話題上的立場——而分享後一種內容可能會區分理想和不理想的聯絡人。弗雷明漢告訴我們,物以類聚。並且在 一對一、面對面接觸以及隨之而來的所有線索受到限制的空間中,建立相似之處並與他人建立情感聯絡,可以加強我們社群的基礎連線。您分享的內容不僅反映了您自己,也反映了與您聯絡的人以及他們將接受的內容。

但是為什麼有這麼多貓咪和山羊?為什麼左鯊、有趣的歌曲混音和穿著嶄新運動鞋的青少年會受到歡迎?線上模因的數量有時會讓人感到不堪重負,而且似乎任何事物或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病毒式內容。在進化模型中,適應性在決定基因傳遞方面佔據主導地位:最有可能增強我們生存的特徵往往是那些被傳遞下去的特徵。在道金斯最初對模因的討論中,他提出模因的行為方式也相同。模因為了自身的利益而運作,而不是為了幫助或支援個人或社會。它們利用個人來促進自身的存在,以達到它們自己的目的。模因會在一個人的頭腦中確立自身並紮根在那裡,將自身與其他模因聯絡起來,建立一個“模因複合體”,然後該複合體將努力改變頭腦的結構並塑造文化。 

在這個模型中,模因是文化的病毒等價物。成功的模因具有傳染性。它們找到合適的宿主——模因噴泉,即有影響力的人——他們傾向於使用“分享”按鈕,並利用他們傳播到群體之間和群體之中。這種想法假設模因本身就有生命。對模因學的一種批評是,思想不會自行復制。我們驅動它們的傳播。 人類的思想產生思想並構建它們以進行分享,並且在被分享時,這些思想會在其他人的頭腦中引出其他思想。這種互動會根據思想的契合程度或思想者的心血來潮來組合和丟棄思想。它們的延續沒有生物學上的必然性。我們透過推理而不是模仿來對模因採取行動,因此,當我們思考和重新解釋模因時,模因必然會發生變化。這種批評認為,推理需要認知操作,而模仿是死記硬背的複製。 

但這大大貶低了模仿固有的複雜性。線下模仿需要展示理解和解釋。僅僅因為你看到人們在教室裡舉手發言而舉手發言在所有情況下都不奏效。如果你在紐約市的地鐵上試圖透過這種方式來吸引注意力,沒有人會看你一眼。而只有在聖灰星期三——如果你是天主教徒——在額頭上畫十字形狀的灰燼才真正具有意義。 這裡的重點是,文化本身不是穩定的實體。它們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展和變化。它們也與背景相關,這就是為什麼即使我們都生活在可能在其他方面支配一切的普遍社會理解之下,也存在地域傳統和習俗。就線上模因而言,相同的內容一遍又一遍地出現會變得乏味。內容必須根據文化並與之合作進行轉變和發展。在這種交易可能是單方面的媒介中,這些變化有助於我們解釋我們的經驗非常重要。模因必須變異,這與可以完全傳播的病毒和基因不同。複製也對推理很敏感。這是一個豐富的行為,需要你解釋和理解你正在複製的內容,才能使其有意義。“點選分享”按鈕是一個有深意的動作。它表明你理解了這個笑話或咆哮,並且它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你。你新增的任何評論也會增加你的群體對內容的解釋。模因生成器可以幫助我們實現這些目標。它們允許類似模因的擴散,這些模因可能共享一個主題結構(貓),但可以被操縱以傳遞不同的資訊。影片模因的模仿版本也以相同的方式發揮作用。它們透過分享我們的解釋並將我們的聲音新增到對話中來發揮作用。

模因可能依賴我們來分享,但最好的模因確實會展現出自己的生命力——《Damn, Daniel》中的演員獲得了大量的媒體報道,丹尼爾獲得了終身免費的 Vans——並且它讓我們感到神秘莫測。它們之所以傳播開來,是因為它們幫助我們向他人講述關於我們自己的事情。暴躁貓讓我們以一種令人愉快的方式變得不合群。化學貓將特定的學科內容融入到流行文化中。《Damn, Daniel》給了我們一個自嘲的劇本。當這些資訊達到臨界共識點時,我們作為一個文化群體會透過擴大或縮小群體成員的引數來轉變。模因在這一點上是自私的,因為它們正在努力保持它們對文化的影響,並且它們正在透過我們來保持相關性。 

網際網路模因確實有保質期。 但在線上空間中,它們是建立連線的便捷手段。它們可以來自任何地方這一事實非常重要,因為它證明了網路社群不斷擴大的邊界。馬特奧為他的紙杯蛋糕案例吸引了 4300 萬觀眾。那裡有一些我們可以產生共鳴的東西。也許是紙杯蛋糕。

--

參考文獻

阿特蘭,S. (2001)。模因的麻煩。 人性, 12(4), 351-381。

昂格爾,R. (2006)。模因有什麼問題?在 A. 格拉芬和 M. 裡德利(編)中,《理查德·道金斯:一位科學家如何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方式》(第 176-190 頁)。英國牛津:牛津大學出版社。

瓜達尼奧,R. E.,倫帕拉,D. M.,墨菲,S.,& 奧克迪,B. M. (2013)。是什麼讓影片走紅?情緒傳染和網際網路模因分析。 人類行為計算機, 29(6), 2312-2319。

羅索拉託斯,G. (2015)。冰桶挑戰:文化再生產模因模式的合法性就是資訊本身。 符號, 3(1)。

希夫曼,L. (2013),數字世界的模因:與概念上的麻煩製造者和解。《計算機中介傳播雜誌》,18: 362–377。doi: 10.1111/jcc4.12013

斯珀伯,D. (2000)。對文化模因方法的異議。《達爾文主義文化:模因學作為一門科學的地位》,163-173。

--

您可能也喜歡

使用依戀理論來理解 Facebook 跟蹤

我們已經改變了我們的行為,以便我們可以發簡訊和走路

為什麼我們和手機一起睡覺?

那些臨時頭像照片到底意味著什麼?

社會壓力的科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