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不談論職業倦怠?

在美國各地的辦公室裡,工人們都焦慮地盼望著週五的到來。對於你們中的許多人——也包括我自己——週一意味著回到辦公室,重新投入到工資/有償勞動中。到本週的這個時候,你可能已經進入狀態,舒適地適應了你的工作節奏,並且可能正在期待著週末。但在我們兩個人之間,你實際上對你的任務有多投入?你對公司的整體文化有多瞭解? 如果你必須自己評估,你的回應會是什麼?

圖片來源:丹尼斯·斯克利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這篇文章是工作場所人類學系列文章的一部分。

在美國各地的辦公室裡,工人們都焦慮地盼望著週五的到來。對於你們中的許多人——也包括我自己——週一意味著回到辦公室,重新投入到工資/有償勞動中。到本週的這個時候,你可能已經進入狀態,舒適地適應了你的工作節奏,並且可能正在期待著週末。但在我們兩個人之間,你實際上對你的任務有多投入?你對公司的整體文化有多瞭解? 如果你必須自己評估,你的回應會是什麼?

根據蓋洛普2013年報告,只有 全球 13%的員工積極投入到與其工作相關的任務的成功中,並致力於其僱傭組織的成長和發展。他們的人數被心懷不滿的員工以2:1的比例超過。後者在情感上是脫節的,並且不太可能富有成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如果我們從本地的角度來看這些數字,蓋洛普的資料表明,只有30%的美國勞動力認為自己是投入的。剩下的70%每年可能給公司造成高達5500億美元的損失;他們更有可能從公司偷竊,曠工率更高,並趕走客戶。這不僅僅是週一早晨的憂鬱症。這些數字表明,職業倦怠正在上升——並且正在超出長期以來與之相關聯的典型高壓職業的範圍。

職業倦怠是一種與工作相關的障礙,是長期經歷壓力的結果,壓力可能源於工作超負荷、角色模糊、缺乏自主權和社會支援不足。它的特徵是一長串症狀,包括精疲力竭、失去興趣、厭倦、易怒性增強、感覺不被賞識、注意力不集中和疏離感。 如果任其發展,職業倦怠可能導致抑鬱症、藥物濫用,並使您更容易患病。

《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發表的研究確定了三種類型的職業倦怠

  • 例如,狂熱型 會為了追求成功而更加投入工作,常常工作到精疲力竭。他們的超負荷感可能會增加,但他們會繼續工作,常常以犧牲健康和人際關係為代價。

  • 挑戰不足型 出現在單調乏味的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中,成長和個人發展空間很小。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會變得厭倦和冷漠。

  • 疲憊型 在面對壓力條件時會簡單地放棄。他們可能會忽視需要完成的工作,從而忽視任務。

這些型別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看待職業倦怠的細微差別的方式,超越了其一般症狀。它不僅僅是冷漠。這些型別也可能揭示職業倦怠與應對策略之間更深層次的聯絡,作者認為,這可以為我們提供關於如何制定公司和福利政策的線索。

職業倦怠似乎清楚地表明存在問題。即使我們不想承認我們正面臨困境,我們正在經歷的症狀也表明我們不快樂,並且我們的就業狀況失衡。從這個角度來看,職業倦怠本身可能是一種應對機制。然而,當它與更普遍的應對趨勢(如認知或行為應對、認知或行為迴避、以情緒為中心的應對或藥物使用)進行比較時,職業倦怠看起來好像是無效應對策略的逐步積累。

例如,狂熱型傾向於更積極的應對策略,包括以問題為中心。他們會尋求解決問題,這可能會在長期壓力的情況下繼續增長,並導致超負荷感和一定程度的脫離。挑戰不足型可能會陷入迴避的迴圈,因為他們豎起情感疏離的屏障,這進一步加劇了被貶低和刺激不足的感覺。而疲憊型可能會發現,疏離策略透過在個人和工作之間創造和保持距離來鼓勵忽視。當這些策略在長期壓力條件下失效時,它們可能會迅速升級,從而導致職業倦怠症狀。

雖然《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研究的作者指出,發展職業倦怠的共同因素是個人表現出的被動程度,但這並不是說就業環境不重要。如果您正在處理高度壓力,您很可能在某個時候會經歷某種程度的職業倦怠。但更大的問題是,為什麼我們似乎不談論它呢?

搜尋“職業倦怠”,您發現的大部分新聞結果都來自加拿大或歐盟。在美國,對職業倦怠的認知度很低,這很明顯,而且現有的內容讀起來都像是一遍又一遍的同一篇文章。儘管職業倦怠可能產生嚴重的潛在影響,但我們仍在迴避這個話題,因為在分配任務方面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汙名,尤其是在就業崗位仍然有些難找的市場中,員工可能會感到有壓力去表現(或看起來好像他們在表現)。職業倦怠表明您與公司不適合——您無法在工作、生活或任何事情上勝任。這意味著您不是理想的候選人。

否認是職業倦怠進展的一個巨大因素,也在更大的社會層面上發揮作用:我們透過一般自助文章承認問題,但將診斷和治療的負擔主要放在個人身上,並提供識別和管理症狀的建議。這忽略了組織和社會結構可能為職業倦怠創造環境的方式。組織要求員工“用更少的資源做更多的事情”,這意味著更大的工作量和不堪重負的管理者,他們自己也無法在需要時提供支援、指導和輔導。在工作量和互聯互通之間,幾乎不可能關機——即使您關機了,也可能會有一種輕微的揮之不去的“可能有人需要我”的感覺。這為狂熱型、挑戰不足型和疲憊型紮根和蔓延創造了合適的條件。

現有文獻的性質,以及據報道的大量心懷不滿的員工,暗示我們可能正走在將職業倦怠正常化的道路上。也許這是不可避免的。但也許如果它被正常化,我們將開始超越個人和利潤的影響來思考它。

還記得一開始的那個問題嗎?如果您必須評估您的投入程度,您的答案會是什麼?

有什麼要說的嗎?實踐人類學上的評論已被停用,但您始終可以加入Facebook上的社群。

 

--

您可能也喜歡

線上做一個內向者意味著什麼?”

蔓延的互聯互通:超連線世界中的工作與生活

勞動節:是時候了

為什麼我們在電子郵件末尾署名“謝謝”?

您藥箱中的醫療保健標準

--

參考文獻

Montero-Marin, J., Prado-Abril, J., Piva Demarzo, M., Gascon, S., & García-Campayo, J. (2014). Coping with Stress and Types of Burnout: Explanatory Power of Different Coping Strategies PLoS ONE, 9 (2) DOI: 10.1371/journal.pone.0089090

--

圖片來源:丹尼斯·斯克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