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何地可以哭泣?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幾周前,我領英的資訊流中出現了一篇文章,詢問“在工作場所哭泣可以接受嗎?” 我會為您省去點選:這篇文章的簡短回答是不。 雖然情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文章的結論是,在工作場所情感不會得到獎勵,因為它暗示著軟弱。 快速瀏覽評論後發現,許多人同意——或接受在工作場所哭泣並不總是受到歡迎。

哭泣最容易與悲傷、難過、憤怒、恐懼和痛苦聯絡起來 (1)。 孩子們也可能透過哭泣來吸引注意力,但這種行為幾乎在開始時就受到阻止。 因此,在社會決定的語境中,哭泣在某些時候是可以接受的,而在某些時候是不可接受的——在相同的情況下,徹底的絕望和堅忍都可能是合適的。 我們從小就開始學習何時何地可以哭泣:如果我們摔倒並擦傷膝蓋,哭泣是可以的(儘管時間不長),但因沮喪和憤怒而哭泣是不鼓勵的。 而且,人們期望重複發生的事件會減少這種程度的反應。 例如,在幼兒園的第一天,老師和家長可能容忍抽泣和吸鼻子,但到了第三天左右,您可能會被告知您是大男孩或大女孩,而大男孩和大女孩不哭。

這種情況似乎更頻繁地發生在男孩身上 (1)。 Balswick 和 Peek (1974) 以及 Parsons (1951) 的早期工作深入探討了男性氣質被教導為工具性而非表達性的方式。 男孩們不僅被告知“大”男孩不哭,而且他們必須“勇敢”和“堅強”,以至於這些表達與軟弱、敏感、情緒化和失控相反。 Ross 和 Mirowsky (1984) 發現,對性別角色持有傳統觀念的男性不太可能哭泣(此資料為自我報告)。 他們還指出,隨著教育程度和收入的提高,男性也不太可能哭泣,即使他們也可能對性別角色持有不太傳統的觀點 (2)。 Ross 和 Mirowsky 報告說,這是因為他們不快樂的理由較少,並且有更多方法尋求抑鬱症的幫助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悲傷是抑鬱症的主要情感成分,抑鬱症與男性的社會經濟地位,尤其是收入呈負相關。 因此,較高社會階層的男性在悲傷時可能更容易哭泣,但不太可能感到悲傷。 較低社會階層的男性更有可能感到悲傷,但在悲傷時不太可能哭泣 (3)。

女性氣質在表達情感方面具有更大的靈活性,但即使在這個性別中,哭泣仍然不被鼓勵作為一種公開展示。 但它也被私有化,正是因為它與性別有關:傳統的性別角色將女性角色置於家庭等私人領域,而男性角色則佔據更突出的公共空間。

當您“長大”後,可以哭泣的場合很少。 而工作場所作為一個長期以來一直是男性空間的公共空間,變成了一個情感上非常受限制的空間。 哭泣需要他人的回應; 它擾亂了他們對共享空間的體驗,並挑戰了他們在該空間中的角色。 哭泣要求承認事件並分配某種形式的安慰。 在工作場所的等級制度中,這些反應帶來了我們難以應對的不舒服的挑戰。

儘管對性別角色的看法可能會轉變,但工作場所成功的公式以及該空間中關係的界限似乎相當穩固。 因此,雖然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個人在該空間中作為個體,但可接受行為的引數不太可能改變。

然而,並非所有公共空間都受到如此嚴格的限制。 像城市人行道地鐵這樣的中立空間似乎是開放的,儘管約定俗成的規則——或不約定俗成的規則——適用。

 

參考文獻

Balswick, JO 和 CW Peek (1974)。 不善於表達的男性:美國社會的悲劇。 Intimacy, Family, and Society. Boston: Little Brown

Borgquist, Alvin. (1906)。 哭泣。《美國心理學雜誌》,17 (2), 149-205

Parsons, T (1951)。 社會系統。 Glencoe, IL: Free Press。

Ross, C., & Mirowsky, J. (1984)。 哭泣的男人。《社會心理學季刊》,47 (2), 138-146

註釋

1. Borgquist (1906): 152. | 2. Ross and MIrowsky (1984): 143. | 3. Ross and Mirowsky (1984): 1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