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之前的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盛夏時節:在海濱餐廳享用晚餐,欣賞壯麗的日落美景。聚集在餐廳戶外甲板上的觀眾中,有一群少女,她們非常興奮有機會拍攝一張值得釋出到 Instagram 上的照片。她們忙碌地在欄杆前組織和重組自己,但很快就失望地發現,她們無法將日落框在身後。然而,她們並沒有因此氣餒,經過一番快速討論後,她們否決了“直接坐在草坪上”的建議,決定在通往水邊的岩石上拍照。這種行為並不罕見。她們正在追逐“社交平臺”——尋找一張能夠突出她們的快樂和吸引力的照片,再配上位置標籤或精闢的標題,就能吸引 Instagram 上觀眾的注意力(甚至可能激起一點嫉妒)。
除了自拍之外,Instagram 使用者以其高度策劃的內容而臭名昭著。在平臺照片編輯工具的幫助下,任何人都可以製作出看起來精美的照片——一條普通的街道可以看起來像一個異國情調的地點,一個髮型好看的日子可以看起來很棒,而一頓家常飯菜可以引發晚餐請求。如果影像搭配正確的標題,使用者就可以一躍成名,如果他們多次這樣做,他們可能會獲得夢寐以求的網紅地位。獲得這種地位的公式不是確定的——它要求使用者在正確的時刻觸動正確的心絃——但在這些粉絲圈中,我們可以解開一些數字社群的動態。
Alice Marwick 寫道,一位微型名人是一位能夠“透過使用超級明星音樂家、運動員和演員也流行的技術來佔據名人主導地位”的個人。這些技術中最重要的是社交媒體平臺。Instagram 直擊注意力經濟的核心:這些圖片足以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透過模仿或塑造傳統名人文化的象徵,例如迷人的自拍和高調的品牌,使用者能夠在該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這些平臺也是傳統名人的家園,他們參與傳統的名人行為,但也展現他們非名人角色的方方面面,這也很有幫助。Instagram 上最受歡迎的賬號屬於賽琳娜·戈麥斯,她擁有超過 130 萬粉絲。克麗茜·泰根、金·卡戴珊、莎拉·傑西卡·帕克、妮琪·米娜和其他人也在走這條路線,帶著他們的粉絲參加豪華派對和度假,並將他們帶到家中,向粉絲展示晚餐吃什麼或分享孩子們返校的照片。雖然這些賬號完全由名人團隊的其他成員管理的可能性一直存在,但這些賬號提供的是不受約束的聯絡的幻覺。被稱為準社會關係,社交媒體允許粉絲像與他們個人有聯絡一樣回應名人使用者。如果名人回應這種聯絡,就會增強這種體驗。這增加了名人和使用者之間的情感聯絡,並增加了名人的影響力。事實上,這種性質的互動可以將那些似乎受到名人青睞的使用者推入他們自己的網紅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非名人使用者——那些追求微型名人的人——模仿相同的行為。透過公開個人資料,他們邀請關注者進入他們的空間,參與微型名人的儀式,並鞏固他們作為有影響力的人的地位,但他們也在執行互惠的承認行為。即使他們沒有與關注和參與其內容的那些使用者進行線上對話,他們也創造了一個可以協商和宣示身份和歸屬感的空間。(注意:有些名人會將其賬號設為私密。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有很多,但它可以是一種看似控制誰可以關注他們的方式。在發生爭議後,情況尤其如此。然而,他們通常會在這種鎖定發生之前擁有大量關注者,並且隱私變更不會影響已經關注他們的人。這可以被視為一種顯得更排外的策略,但由於他們的粉絲群如此龐大,而且沒有任何禁令——除了基本的人類體面——可以阻止螢幕截圖和重新分享此內容,排外性是一種奢求。)
有無數高中生擁有大量 Instagram 粉絲的例子,還有業餘攝影師和新興企業家,以及利用傳統名人關係來支援自己品牌和業務的個人。乍一看,這些人似乎是因為一無是處而出名。但是,在這些人周圍形成和參與的社群提供了寶貴的即時反饋,這些反饋可以反映並塑造原始釋出者的優先事項和價值觀,而且還可以反映更大的社會觀點。這些互動有助於關注者衡量和測試社會可接受的行為。雖然這似乎是一種有利於內容創作者的共生關係,但受眾在身份定義方面也有好處。
追求網紅不僅僅是為了潛在的微型名人地位,而是為了在一個互動日益轉移到線上的世界中獲得歸屬感。使用者為了“社交平臺”而這樣做,是為了證明他們瞭解同齡人想看什麼,並展示一種正常的感受。他們模仿名人的行為,因為它們代表了經過測試的吸引注意力的行為,並且因為公眾已經習慣於以特定的方式對這些行為做出反應。他們參與微型名人的儀式是為了表明歸屬感。影像可能會被大量修改是可以預料的;重要的是影像講述的故事。這個故事旨在突出他們分享對世界理解的所有方式——如何將高階時尚轉化為高中走廊或入門級專業工作,如何強化社會向上流動的標誌,以及我們支援文化符號。人們可以而且確實不同意這些展示,這也是互動的一個特點。正是在這一點上,使用者會分成小組或推動變革。根據批評的接受程度,他們會知道你是否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或者他們是否拓寬了認識,以更好地瞭解其他人如何看待世界。
在這種體驗中,#nofilter 標籤原本是為了表示未修改的內容,但這個標籤只不過是一個配飾。而且它的意義遠不如預期的那樣重要。所有內容都被過濾了,當用戶尋找完美角度,或者攝影主題的順序,或者確保特定的品牌在拍攝中恰到好處地展示,或者當他們努力為自己的內容建立正確的節奏和基調時,他們正在生成一個他們所看到的世界的代表,他們希望它被看到的樣子,以及他們希望它被創造的樣子。
您最近在 Instagram(或其他社交媒體)上釋出了什麼?為了獲得完美的照片,您付出了多少努力?“人類學實踐”上的評論已被停用,但您始終可以加入 Facebook 上的社群。Facebook。
–
您可能還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