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如果你今天過得很糟糕或者感覺不舒服,你會尋找最喜歡的童年食物嗎?也許是爸爸的烤寬麵條,或者是凱莉阿姨的巧克力餅乾,或者是媽媽的雞湯?它讓你感覺如何?
安慰食物是指讓消費者在心理上感到更舒適的食物。它可能是與家的感覺或滿足感相關的食物,或者具有某種懷舊感。食物的感知舒緩特性,特別是在正常生活被打亂或發生變化的情況下,這種現象被稱為“安慰食物前提”。這些安慰食物因人而異,但它們都以類似的方式影響我們:它們具有舒緩作用,重新建立熟悉感,並且具有某種懷舊元素(這可能會增強我們的安全感)。我們對這些型別食物的身體反應基於食品科學:許多常見的安慰食物具有高脂肪或高糖含量,這反過來又提供了短期的生理提升。這種尋求“安慰”物品的行為遠遠超出了食物:最喜歡的電影、最喜歡的毛衣,或者參與愛好(如釣魚)都可能在應對與既定規範不同的情況時帶來一定程度的安慰。但這僅僅是一種外行理論嗎?我們真的會在變化時期尋找熟悉的事物,還是我們只是接受了“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這種觀點?
研究確實支援了熟悉的事物可以幫助減少變化或混亂的負面影響的觀點。我們從小就培養這種習慣:孩子們會得到安慰物品,如奶嘴、毯子和毛絨玩具,這些物品旨在幫助他們在感到害怕、不確定或不舒服時使用。它們幫助我們在我們可能無法牢牢掌控生活的時候建立一致性和控制感。但是,變化或不確定時期是探索新選擇的絕佳機會,因為習慣和常規的約束已被打破。在測試我們對熟悉的偏好時,研究人員發現,在變化、不確定或其它正常的破壞性時期,我們可能比我們表現出來的更願意接受新的體驗。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研究人員定義了一系列研究,以跟蹤安慰食物前提的有效性
在第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探討了生活發生重大變化和生活變化較少的參與者之間的產品選擇和熟悉度。 美國參與者可以選擇抽獎,獎品是非常受歡迎的美國品牌薯片和不熟悉的英國品牌“脆片”。這種選擇是故意設定成類似的,以減少偏見,同時也引發了常見安慰食物的生理“益處”(即來自脂肪和糖含量的提升)。報告生活變化程度較高的參與者更有可能選擇脆片,而不是他們熟悉的美國品牌薯片。考慮到安慰食物前提的強度,這種反應與人們的預期相反,根據這種前提,在如此動盪的時期,人們會更傾向於堅持他們所知道和信任的東西。
在第二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不熟悉物品的選擇與參與者所持的期望進行了比較。他們被問到,在他們的生活中發生重大變化和生活變化較少的情況下,他們認為他們的同伴會選擇哪種薯片。參與者預測其他人會按照安慰食物的前提行事:他們在穩定和生活變化較少的時候更傾向於選擇脆片,但在生活發生重大變化時更傾向於堅持熟悉的薯片。他們明確指出,熟悉的選擇將與對穩定性的需求聯絡起來,而新的選擇將更好地打破既定穩定性的單調感。
在第三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試圖確認安慰食物的前提在多大程度上延伸到食物之外。參與者被要求對各種選擇做出決定。例如,如果所有其他條件都相同(如成本),您會在一家中餐館點“常吃的”菜,還是嘗試新菜?您願意嘗試新的除臭劑還是購買新品牌?您會從一位您認識的藝術家那裡下載一首免費歌曲,還是從一位新藝術家那裡下載?您會購買相同口味的六聯裝酸奶,還是會購買混合裝?在生活發生重大變化和生活變化較少的情況下,經歷生活發生重大變化的參與者更頻繁地表示他們願意嘗試新的選擇。
在第四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測試了,如果要求人們做出更深思熟慮的決定,那麼對安慰食物/物品的感知偏見是否可以逆轉。 他們重新進行了第一項研究,但增加了一項指示,要求一半的參與者停下來仔細思考他們為什麼做出選擇的決定。這些指示使選擇成為一個“高度參與事件”,因為它可能迫使參與者更加意識到他們的選擇。報告的結果非常顯著:在“低參與事件”中,隨著報告的生活變化程度增加,參與者選擇新選項的趨勢得以保持。然而,這種關係對於高參與度的參與者來說消失了。這些結果表明,在不需要深思熟慮的情況下,安慰食物的前提很普遍;這是一個“容易”的選擇。
最後,在第五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隨機分配參與者生活變化,以排除可能傾向於變化和新奇體驗的參與者,以及那些更傾向於從尋求多樣化的行為中體驗到積極心態的參與者之間的潛在自我選擇。一半的參與者被要求列出他們目前生活中發生的兩個重大變化,另一半被要求列出八個重大變化。目的是有意識地強調變化的程度。與其它研究的結果一致,感覺自己正在經歷更多變化的參與者更有可能選擇不熟悉的脆片。
總而言之,這些發現表明,令人安慰的選擇可能並不總是佔上風的選擇,但它是社會規範已建立為預期反應的選擇。
安慰食物的前提是外行理論(即普遍持有的直覺)如何幫助驅動行為並設定對反應的期望的一個很好的例子。人們普遍認為,如果你身體不適或壓力過大,安慰食物可以幫助你感覺好一些,這意味著我們很可能會將個人經歷視為驗證。如果人們認為熟悉的物品可以抵消變化的一些不良後果,例如不確定感或情緒疲勞,那麼選擇安慰食物可能是一種應對策略。
高參與度的結果特別有趣,因為它意味著安慰食物是一種深思熟慮的選擇。從社會角度來看,如果你感覺不舒服,有人問你想吃什麼晚餐,你可以有意識地選擇令人安慰的食物。你將有時間思考你過去感覺相似的情況,並將這種情況與你當時喜歡的食物聯絡起來。但是,如果有人對你說,“我聽說你感覺不舒服,所以我給你帶了一些巧克力餅乾,”你可能會接受這些餅乾,而不會考慮媽媽著名的雞湯。如果那個人讓你在燕麥葡萄乾餅乾和巧克力餅乾之間選擇,你可能會根據外行人的邏輯選擇前者,即燕麥是一種更健康的選擇,因此可能對你有好處並幫助你感覺更好。
對於營銷人員來說,這項研究對品牌忠誠度具有影響。搬家的人可能會傾向於購買不同品牌的清潔用品,或者送第一個孩子上學的父母可能會更傾向於停下來喝咖啡或參加健身計劃,如果這符合他們的其他優先事項,因為他們的時間承諾可能會有所不同。隨著有針對性的營銷的增長,有可能獲得更多關於即將發生的變化的資料,並專門向這些人談論新體驗的機會。
毫無疑問,安慰食物的想法和使用可能不會消失。從社會角度來看,這種規範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與他人聯絡的方式。雖然我們對安慰食物和安慰物品的個人定義可能不同,但我們可以在一個可接受的社會範圍內選擇物品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我們確信會成功,因為規範規定這些物品應該被接受為安慰物品。安慰食物的力量來自於我們對它們的信念。由於它們是我們能夠控制和管理的非常容易獲得的東西,因此我們對這些物品的需求不會消失。
安慰食物對您來說意味著什麼?還有毯子嗎? “人類學實踐”的評論已被停用,但您始終可以加入Facebook上的社群。
—
參考文獻
Wood, Stacy (2010). 《安慰食物謬論:在變化時期避免舊愛》。《消費者研究雜誌》,36(6):950-963。
—
您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