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颶風艾琳肆虐美國東海岸兩天。儘管她最終被降級為熱帶風暴,但洪水和倒塌的樹枝造成的破壞毫無疑問地顯示了她所擁有的力量:沖毀的道路和鐵路線、被淹的房屋以及大範圍的電力故障,讓數百萬人努力收拾殘局。
不出所料,紐約人在艾琳到來之前對她的影響持懷疑態度。(也許繼地震之後又來颶風似乎有點難以置信。)然而,市政府官員的反覆警告和為儘量減少潛在破壞而進行的先期規劃,說服了許多人重新考慮。在颶風艾琳即將在紐約登陸的前兩天,超過四百萬訪問311線上(紐約市的資訊門戶)的訪問者使該網站癱瘓。似乎紐約人終於開始關注了。
為了繼續向紐約人提供最新的資訊,市級機構轉向了數字手段。“緊急事務管理局”定期傳送電子郵件更新,其中包括包含應急準備和疏散資訊的附件。紐約市首席數字官瑞秋·斯特恩以及不同的市級機構開始使用Twitter廣播緊急資訊。彭博市長的記者招待會也進行了直播。這是一項協調良好的嘗試,旨在接觸那些使用電子裝置的市民。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但是,一些關於風暴嚴重性的更嚴肅的資訊是以MTA的Flickr流中的圖片形式出現的,這些圖片首先記錄了為關閉和保護交通系統而進行的準備工作,然後記錄了艾琳過境後留下的破壞。畢竟,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這是真的
這些圖片很好地補充了市政府官員釋出的公告,讓公眾看到了準備工作的實際情況。而且,對於某些人來說,看到這些努力的現實可能有助於激發一種超越儲備酒櫃的緊迫感。
艾琳過後,鑑於風暴造成的破壞程度不一,這些圖片提醒人們,工人們在清理工作中面臨著什麼
無論這是MTA的戰略努力還僅僅是他們自身系統性記錄的副產品,這些圖片都有助於公眾對市政府應對情況的看法,並可能有助於塑造公眾在艾琳期間和之後的反應。個人照片的連結從@MTAInsider上釋出到推特,並在社交媒體圈中迅速傳播,從而在很大程度上與一個沒有人情味的官僚機構實體建立了一種人與人之間的聯絡。它們建立了一條責任鏈。隨著數字城市的興起,像這樣與公眾建立聯絡的努力將變得越來越重要,並代表著人們對數字時代透明度要求的日益理解。
圖片來源:主圖 - NASA | 其他所有圖片 - MTA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