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體驗:蘋果與標準化個性化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和許多人一樣,我是在一臺蘋果裝置上得知喬布斯去世的訊息的。我和S正要出門吃晚飯,這時我在我的iPhone上點選了Facebook應用程式。我的資訊流頂部附近的一條更新來自科技界的一位朋友,內容是:“當喬布斯從蘋果卸任時,我就感覺他的身體狀況很糟糕。” 我立即進入搜尋模式。為了獲得更多資訊,我點選了主頁按鈕,選擇了Twitter應用程式,因為我知道我關注的人會分享有關此事件的相關連結和資訊。在我眼前,我看到我的資訊流被 #RIPSteveJobs 推文填滿。我告訴了S——他去拿了他的iPhone。我們互相看了看。像許多其他人,特別是我們這一代人一樣,我們受到了蘋果及其產品的影響。我的第一次電腦體驗是透過蘋果實現的。小學時,我們就在蘋果電腦上玩《俄勒岡之旅》和《卡門·聖地亞哥在哪裡?》。事實上,那可能是我熱愛影片遊戲的開始——《模擬城市》、《模擬人生》、《暗黑破壞神》和《愛麗絲夢遊魔境》仍然是我最喜歡的遊戲,它們都是在Mac上玩的。S的職業生涯部分也是基於他對蘋果產品的熟悉。當我跟蹤回應時,我幾乎說不出話來,麻木地向開車中的S大聲朗讀推文。我們討論了蘋果的普及如何幫助推動大多數人使用雲服務。

我們絕對不是唯一參與這項活動的人。在過去幾天裡,關於史蒂夫·喬布斯去世的評論層出不窮——他對人們的意義,他推動創新的方式,公眾沒有看到或不常討論的他的部分,以及如果他將自己的才能應用於其他領域,他可能會如何改變我們生活的其他方面。這是對他的逝世不斷增加的記錄的又一篇補充,但以真正的AiP風格,它不僅僅是一個關於他對我的意義的故事——它涵蓋了他對我們所有人的意義。

我讀過其中一些評論,並標記了其他評論以便在週末閱讀,但除了少數例外,到目前為止,許多評論都共享一個共同的主題,即神化——用外行的話來說,就是造聖。但技術守護神是聖依西多祿·塞維利亞,一位主教和學者,他用簡單的拉丁文編纂了一部早期的人類知識百科全書,以便讓很多人都能理解這些材料。因此,這個頭銜似乎已經被佔據了。事實上,如果我們想進行這種類比,那麼喬布斯更具有普羅米修斯式的品質——他給了我們火,知識,觸手可及,不僅提供了訪問,還提供了互動和理解我們生活的新方式。很容易沉浸在這些討論中,因為我正坐在我的舊Macbook上(這是我為自己購買的第一臺筆記型電腦)打字,但更大的問題隱約出現。喬布斯的永久性超越了聖徒地位,聖徒地位只適用於一小部分人的信仰。蘋果的廣泛影響提供了一個評估iCulture全球特性的機會。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喬布斯被譽為創新者,他確實挑戰我們進行不同的思考,拓展數字領域的邊界——然後他將那個世界放在我們手中,為資訊的獲取和表面上的自由地做自己設定了標準。畢竟,這就是舊iPod廣告的重點,對吧?那些跳舞的剪影?它承諾你可以成為你自己,你的風格將與裝置相匹配——這將是標準的,但體驗,嗯,那是你自己的。

哪個剪影最能代表你?

因此,你可以聽Daft Punk或Nickelback或John Denver或Run DMC,你的品味不會定義你。那些仍然是你的。相反,其他人在你購買iPod時會看到的是,你是一個精通數字音樂的所有者。這也是其他蘋果裝置固有的資訊。MacBook、iPhone和iPad傳達著某種地位。是的,這部分是金錢方面的,但也暗示著對技術的舒適感——願意適應和採納數字生活的特徵並使其成為你自己的特徵。然而,標準仍然是標準。喬布斯用蘋果所做的,是將消費主義包裝在“個性化”的旗幟下。

人類學家可能會稱之為商品拜物教——當我們的關係開始由事物之間的客觀關係(即商品和金錢)來定義(表達、調解和轉變)時。在許多方面,世界已經開始由這些型別的物體來運轉。即使我們用這些裝置表達自己,我們也越來越受其束縛。它們具有我們自身的屬性,而我們反過來又受其支配。你有沒有把手機落在家裡過?它讓你感覺如何?孤獨?漂泊不定?與世隔絕?然而,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們根本不會產生這些感覺。這些感覺不是有意識的。它們不是一種態度。它們只是存在。它們與我們與裝置的密切關係息息相關,我們非常重視這些裝置。

正如喬布斯和他的開發者、設計師和營銷人員大軍推動了創新一樣,他們也告訴我們創新是什麼樣的,以及應該如何使用它。喬布斯將他們的勞動成果封裝在蘋果產品的標誌性外殼中,為資本主義創造了閃亮的致敬。然而,資本主義不可避免地朝著標準化方向發展——許多人的勞動結合起來產生一個單一的最終產品。喬布斯告訴我們,標準仍然可以具有個性化屬性。這些裝置只是在蘋果模型的範圍內才是個性化的。隨著世界各地的人們爭奪這些裝置所賦予的地位,我們越來越走向同質化的數字文化。我這樣說並不是指我們正在走向成為第一個蘋果商業廣告中描繪的奧威爾式的機器人。我們可能是一個民族,但我們的突發奇想、我們的事業和我們的決心可能會有所不同——在手頭技術的範圍內。標準是我們用來表達、相互聯絡、分享我們生活的工具。我們越來越依賴這些工具來實現這些目的,這就是它們如何運轉世界和我們生活的原因。

這不是“1984”,但它接近了嗎?

史蒂夫·喬布斯和蘋果對世界各地許多人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整整幾代人將在他們幫助創造的世界中成長,對之前發生的事情毫無概念——標準已經確立。但我們以前也經歷過這種情況。想想音樂的變化方式,例如——從黑膠唱片到8音軌磁帶到盒式磁帶到CD和MP3。它發生得很快,而且標準影響廣泛。也許在這種情況下,它更強大,因為喬布斯和蘋果似乎是推動變革的唯一力量。然而,現在喬布斯已經去世,我們自己將如何利用這些產品並將它們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這還有待觀察。

謝謝你,史蒂夫,感謝你把電腦帶進我的教室。它讓我走上了這條連線點點滴滴、提出問題的道路。感謝你為我畢生的工作——理解人類體驗,這種體驗正日益數字化——奠定了基礎。

圖片來源:Flickr/verndog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