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鴻溝正在縮小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對數字鴻溝的擔憂已經開始帶有一些歇斯底里的邊緣色彩——想想洛夫喬伊牧師的妻子:“但是孩子們怎麼辦?!” 她會對每一個威脅到她田園詩般感覺的細微變化大喊大叫。 然而,不要誤會,人們對技術資源的獲取程度有充分的理由感到擔憂,這包括裝置、資訊和教育。 隨著技術與我們生活的不同領域(嗯,所有領域)日益融合,無法連線肯定會在資訊和服務方面帶來某些挑戰。 這些分離在很大程度上與年齡、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有關,但皮尤網際網路與美國生活專案最近的資料報告顯示,數字鴻溝正在縮小——部分歸功於移動技術的興起。

雖然年齡、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是網際網路使用的最強負面預測因素,但對於非網際網路使用者來說,訪問已不再是一個限制因素。 在過去十年中,只有 6% 的非網際網路使用者表示缺乏訪問是他們不上網的主要原因。(相反,非使用者不登入的主要原因是他們認為網際網路與他們的資訊或溝通需求無關。)現在訪問幾乎無處不在,因為幾乎每個上市的電子產品都需要能夠在某種程度上連線到網際網路。 從手機到 MP3 播放器,再到遊戲機和電子閱讀器以及平板電腦,訪問線上內容已超越了笨重、固定的臺式電腦的限制。

在美國成年人中,88% 的人擁有手機,其中 46% 的人擁有智慧手機(Android、BlackBerry、iPhone)。 智慧手機的普及率在經濟富裕、受過良好教育和 50 歲以下的成年人中很高,這些群體通常是早期的技術採用者。 種族似乎仍然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因素:非洲裔美國人和拉丁裔的總體訪問和採用率一直與所有美國人的全國平均水平相當。 重要的是,對於越來越多的人來說,手機和其他小工具代表了他們主要的網際網路訪問來源。 對於三分之一主要使用智慧手機上網的成年人來說,他們的裝置是他們訪問線上資源的唯一途徑——他們沒有高速寬頻連線。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那麼智慧手機使用者用他們的手機做什麼呢?

您會注意到,撥打實際的老式電話似乎沒有上榜。 相反,活動往往更傾向於“社交”領域。 移動使用者正在上網,但他們也在建立新內容,並從他們的手掌中分享這些內容。

數字鴻溝可能正在縮小,但皮尤網際網路與美國生活專案所稱的“移動差異”似乎是數字鴻溝第二層的延伸——這個問題超越了訪問,更多地與數字素養有關。 如果我們被程式設計以預先程式設計的“桶”來使用網際網路,這些“桶”採用我們下載到智慧手機的應用程式的形式,那麼我們在批判性思維和理解網際網路潛力方面會失去什麼?

我承認:我有點像洛夫喬伊太太。 長期以來,這一直是人們感興趣的話題,您可以在www.anthropologyinpractice.com上找到關於該主題的廣泛思考。 在搜尋框中輸入“數字鴻溝”——不幸的是,我無法在此處嵌入包含結果的連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