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幹機:自助洗衣店的社交場所

洗衣變得重要,因為擁有乾淨的衣服是社會地位的象徵。它讓你處於社會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如果可以避免,週日下午絕不應該在自助洗衣店度過。我們最近搬家的結果之一是,我從擁有自己的洗衣機和烘乾機變成了擁有一臺會淹沒地下室的洗衣機,以及一位不願修理它的房東。這意味著我不得不花一些時間重新熟悉投幣式自助洗衣店——以及它們特有的社會細微之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乾淨的衣服是一種奢侈品

在缺水的地方,洗衣要麼意味著將水帶回家(可能使用水桶或罐子),要麼前往水源。這既費力又耗時。如果取水洗衣是個問題,那麼洗澡、做飯和飲用水也可能存在問題。考慮到這些需求,洗衣作為優先事項降到了最底部。然而,一旦你能滿足這些用水需求,洗衣就變得重要起來,因為擁有乾淨的衣服是社會地位的象徵。它讓你處於社會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最基本的清潔衣物的方法是將它們弄溼,然後在石頭上敲打。它可以完成工作,但對保護織物壽命沒有太大作用。在室內管道出現之前,搓衣板非常普遍。它們基本上是一個帶肋表面的框架,你可以用它摩擦溼衣服。它能把你的衣服洗乾淨,而不會把它們磨成碎片。但這仍然意味著數小時的工作——而且那還是在等待晾乾完成之前。

雖然洗衣機自18世紀末就已出現,但它們在很大程度上是手動和蒸汽驅動的,仍然需要使用者相當多的關注。直到20世紀初電動洗衣機開始出現,一種更機械引導的過程才成為可能。

在美國,洗衣機的普及率穩步上升,直到大蕭條來襲,洗衣機的成本超出了許多人的承受能力。然而,這為自助洗衣店打開了大門,據說自助洗衣店在此時興起,因為那些不再能指望洗衣機的人可以使用自助洗衣店。有抱負的企業家購買了洗衣機,並開始了出租洗衣機的做法。使用者可以將硬幣投入機器,以購買一段時間的使用權。與存在已久的商業企業不同,自助洗衣店專門面向個人使用者,這些使用者對其租用期間機器的操作負全部責任。

大蕭條過後,洗衣機再次成為人們渴望擁有的家用電器。然而,自助洗衣店從未完全消失。它們為不必擁有自己的機器提供了一種替代方案,並使許多人相對容易地獲得乾淨的衣服。自助洗衣店不僅僅是為那些沒有能力購買機器的人而設,它們還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便利。

自助洗衣店的規則

在我十幾歲早期的幾年裡,我們是租房者,這意味著我週末的一部分時間是幫助我媽媽洗衣服。我討厭它。那是兩三個小時花費在一個聞起來潮溼的空間裡——像一個發黴的洗碗機——努力不讓陌生人看到我的內衣(我十四歲;我不想讓任何人看到我的內衣),並確保沒有人偷我們的洗衣粉。我最大的擔憂是,在將衣服從洗衣機轉移到烘乾機再到摺疊桌的混亂過程中,會遺漏什麼東西。而且它成真了:一件我最喜歡的藍色運動衫在這段時間裡失蹤了,我確信它成了自助洗衣店的受害者。無論如何,當我進入十幾歲中期時,我們買了一棟房子,我的生活讓我遠離了投幣式自助洗衣店。直到上個月。而且似乎有些事情沒有改變

  • 永遠,永遠,永遠不要在週日下午去。週五晚上也很糟糕,週六下午晚些時候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想進去,烘乾機和雙筒洗衣機都要排隊。你必須協商,或者準備好積極地宣告你需要的機器。

  • 孩子們不會被監管。他們會在自助洗衣店裡跑來跑去,大聲喊叫。或者他們會坐在洗衣車裡,把它們當作碰碰車使用,在這種情況下,你最好保持警惕,以免捲入任何事故。他們也傾向於試圖爬進烘乾機,如果你說了什麼,你可能會冒著被一位焦躁的家長責罵的風險。

  • 保護好你的內衣。人們正在看著,尤其是那些還沒在現實生活中見過女性內衣的青少年男孩。

  • 你的洗衣粉很重要。你是自帶洗衣粉還是從自動售貨機購買?你用的是什麼牌子的?你有烘乾紙嗎?衣架?你會被評判你使用的洗衣粉品牌——以及你帶到自助洗衣店的額外用品。這些事情都會改變洗衣店常客對待你的方式——以及你是否可能成為那些等待你注意力分散的“撈衣服的人”的受害者(我們稍後會更多地談論他們)。

自助洗衣店存在等級制度。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等級由常客程度、使用的產品以及調遣所需數量的洗衣車的能力來決定。

常客知道哪些機器可以用,哪些機器要避免。他們熟悉服務員,也彼此熟悉。他們可能會獲得其他人沒有的浴室設施的使用權。他們會互相照看對方的機器,並在所有者不在場的情況下為對方的烘乾機提供額外的硬幣(稍後會還)。他們是阻止無聊的孩子乘坐洗衣車或爬進烘乾機的人——至少不會受到指責。

如果常客自帶洗衣用品,他們的地位會得到提升。這表明他們有準備且效率高:他們來這裡是為了速戰速決。如果這些用品擴充套件到洗衣粉以外,這種地位就會得到提升,因為它表明(1)有能力獲得額外的用品,以及(2)瞭解如何提升你的洗衣體驗。

洗衣車也是一種社交貨幣。你必須能夠至少宣告一輛洗衣車,否則你不僅會發現很難將溼衣服運到烘乾機,而且你可能會發現你的洗衣用品在你沒注意的時候消失了。洗衣車為你提供了一個你可以宣告為自己的臨時空間。在這個空間內,你可以存放洗衣用品,並安全地運送你的衣服。你可以宣告的洗衣車越多,你可以宣告的“空間”就越大,這迫使其他人找到繞過你的方法。

細心看護洗衣過程

自助洗衣店也將一些已經變得私人的東西公開化。個人洗衣機和烘乾機使髒衣服脫離公眾視線。烘乾機意味著你不必等待衣服晾乾,但它們也意味著你不必晾曬你的衣服(可以這麼說)。無論你選擇穿什麼,它都可以在你家中的私密範圍內清洗和烘乾。

因為你在自助洗衣店共享設施,人們可能會更多地關注其他人洗什麼。例如,如果有人將特別髒的東西放入機器,你可能不想成為下一個使用該機器的人。我們在這個環境中更清楚地意識到汙染的可能性;我們面臨著“保護”我們財產的需要,盡我們最大的能力——這意味著看護。

但是所有這些看護都會讓你感到暴露。衣服是我們身份的公開標誌。它們變髒的方式也可以說明問題。面料圖案和質量也是如此。當穿著時,衣服是一種盔甲。然而,作為柔軟、溼透的布片,它們可能會暴露我們的脆弱性:割傷的血跡、跌倒造成的撕裂,以及匆忙午餐留下的汙漬,這些都在揭示我們與世界互動的方式。

汙染和暴露不是唯一令人擔憂的問題。自助洗衣店的公共性質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從街上走進來,等待合適的機會來拿走無人看管的衣服。上週,兩位女士在週日下午洗衣高峰期的喧囂中走進來,開始開啟烘乾機,顯然是在感受裡面的衣服是否幹了。在繁忙的週日下午的掩護下,她們的行為並不可疑——直到另一位女士在她們將衣服放入洗衣袋時與她們對質。她們從烘乾機裡拿走了一堆她的衣服,正準備帶走。“這不是意外,”自助洗衣店的服務員解釋說。“有些人來洗衣店‘撈衣服’是為了讓他們的衣櫃煥然一新。” 也就是說,他們進來,用一堆無人看管的衣服碰碰運氣。他們可以重新分配任何不合身的東西。

突然之間,儘管觀看甩幹過程很無聊,但似乎還是值得的——如果你看得足夠仔細,你可能會學到一些關於自己的新東西。

有什麼想說的嗎?“實踐人類學”部落格的評論功能已停用,但你始終可以在Facebook上加入社群

--

你可能也喜歡

禮物的義務

如果你想讓我回復,那麼你真的需要邀請我

社會壓力的科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