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問題:你需要什麼才能度過一天?
花一點時間看看你的包或口袋,清點一下你每天隨身攜帶的東西。快速查看了一下我的手提包,發現了以下物品(沒有特定順序):
家門鑰匙
手機
錢包
筆記本
Kindle
雜誌
名片和名片夾
各種筆和鉛筆
硬幣錢包(是的,我真的有一個)
交通卡
辦公室鑰匙
朋友公寓的鑰匙
3 個快閃記憶體盤
備用電池
各種充電器
化妝包
梳子
工作筆記型電腦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三年前,我做了這個練習,我驚訝地看到我的清單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以及哪些方面保持不變。我攜帶的技術裝置肯定增加了;這些物品需要額外的電池、充電器和介面卡。上次,我確定我可以精簡清單,但這次,我不確定我想要刪減什麼。當然,我可以儘量減少我攜帶的筆的數量,而且我包裡的任何洗漱用品都是完全可選的,但其他一切都在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這次審視是由《國家地理》雜誌上關於哈扎人的文章引發的,哈扎人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剩餘狩獵採集者之一。他們生活在東非大裂谷,地球上最不適宜居住的環境之一。他們不種植莊稼,不飼養牲畜,也不建造永久性住所。他們建立營地,並根據需要遷移,以便更靠近獸群和其他資源。他們吃各種東西——鳥類、角馬、斑馬、野牛、疣豬、非洲野豬、蹄兔、狒狒,以及漿果、猴麵包樹果實、塊莖和蜂蜜。他們的財產極少:一個炊具、一個水容器、一把斧頭,也許還有一根菸鬥——可以包裹在一個小捆裡以便於攜帶,這給這篇文章的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羨慕哈扎人的地方——主要是他們看起來是多麼自由。擺脫了財產。擺脫了大多數社會義務。擺脫了宗教戒律。擺脫了許多家庭責任。擺脫了時間表、工作、老闆、賬單、交通、稅收、法律、新聞和金錢。擺脫了憂慮。可以隨意打嗝和放屁而無需道歉,可以抓起食物、抽菸,赤膊穿梭於荊棘叢中。
在我最初的分析中,我問如果哈扎人可以在沒有這麼多東西的情況下生存,為什麼沒有手機我會感到迷茫?當然,我們的生活是不同的——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觀點。我們對必需品的看法與哈扎人的看法之間的差異,促使我思考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生活中的意義是如何被製造出來的——我們決定什麼是重要的,創造一種特定語境的體驗,可以說這賦予了我們文化。
根據我目前的清單,思考這些物品如何代表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整體轉變是很有趣的。在 1990 年代初期,很少有人擁有手機。在 2010 年,我包裡最重要的物品是我的手機。與人保持聯絡、能夠被聯絡到以及能夠聯絡到別人的需求,推動並且仍然推動著這種需求。我當時提出,下一波必需品將越來越多地包括用於建立和維護我們數字存在的元素。這似乎有些道理:我的筆記型電腦和手機都確保我始終可以訪問我的數字檔案。我攜帶的配件——快閃記憶體盤、充電器、電池——為這些工具的生命服務。我們繼續朝著更高程度的連線性邁進,像哈扎人這樣的例子越來越少見。這在多大程度上是選擇的功能?地位的功能?環境的功能?我的必需品反映了我的社會背景的狀態——現在是時候說了:你的必需品是什麼?它們能告訴別人關於你的什麼資訊?
本文的早期版本最初於 2010 年 1 月 1 日發表在 AiP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