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最近發表的研究引起了人類學界的關注。在中國北京以南約750英里的黃土高原商陳地區發現的文物,其年代可追溯到210萬年前。這些發現挑戰了之前確立的非洲以外最古老人類祖先的證據,該證據來自喬治亞的德馬尼西的一個洞穴。包括頭骨在內的化石遺骸,其年代可追溯到180萬年前;黃土高原的文物與德馬尼西之間的差距,表明人類在亞洲的活動早了30萬年。
黃土高原的文物包括石器——96個石片、薄片和石核——但沒有人體遺骸。對於一些研究人員來說,這可能是一個挑戰,因為人體遺骸被用來證明文物是人造的,而不是透過自然過程形成的,併為確定年代提供了確定的和可識別的基礎。然而,考慮到我們對石器製造的所有了解,這似乎充其量是一個站不住腳的挑戰。
除了表明這些碎片是經過塑造的鋸齒狀邊緣之外,還有一個非常簡單的事實,即人體遺骸很少見。需要恰當的條件才能使人體遺骸在自然界中儲存下來。然而,物質證據可能更容易獲得。一個人族在一生中可能創造了數百件石器,這些石器可以透過各種情況儲存下來。我們更有可能在發現實際遺骸之前找到居住的物質證據。當我們的祖先在整個地貌中移動時,他們會留下這樣的痕跡。並非每一個重要的發現都會以儀式化的方式圍繞著人體遺骸安排。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然而,缺乏人體遺骸意味著還不清楚是誰製造了這些工具。在德馬尼西發現的人族物種是直立人,以其工具製造能力而聞名。但是,最古老的直立人可以追溯到180萬年前,比在商陳發現的最古老工具大約年輕30萬年。這為更早期的智人屬成員離開非洲並遷徙到中國的可能性打開了大門。我們還不知道這是一個我們已經知道的物種,還是一個可能值得自己分類的物種,但也許一些被劃歸為直立人的亞洲標本值得重新評估。
人族遷出非洲不是單一事件。直立人從非洲遷徙到歐亞大陸,分散到整個舊世界,大約在190萬年前到達東南亞。但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祖先,大約在50萬年前離開非洲前往歐亞大陸。現代人是大約在7萬至6萬年前離開非洲的智人群體的後裔。由於食物和氣候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也可能存在週期性遷回非洲的情況。直立人被認為具有行進這麼遠距離的身體能力,但我們並不完全瞭解可能促使這種遷徙的因素,或者為什麼它們可能僅限於這個群體。
科學的美妙之處在於它是可測試和可修改的。這一發現挑戰了我們已知的,但也揭示了我們進化歷史的一些東西,從而更好地瞭解了地球上的人族人口。隨著更強大的分析過程的出現,我們可能會重新書寫我們對舊世界文化發展的理解,並撤銷一些既定的假設,這隻會使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好。
實踐人類學上的評論已被停用,但您始終可以在Facebook上加入社群。
--
參考文獻
Zhu, Zhaoyu, Dennell, Robin 等。(2018)《大約210萬年前以來的人族在中國黃土高原的活動》。《自然》。doi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18-0299-4
--
您可能也會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