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今天發生的日全食很可能是史上記錄最完善的天文事件之一。這歸功於我們集體的資訊共享能力和對科學的理解。我們知道天空為什麼會變暗,並且我們能夠預測到它,所以我們有時間來積累興奮感,並計劃將其作為一次社交體驗。我們也知道,日食本身就是一次事件,並不反映世界上任何地方的狀況。但情況並非總是如此。許多關於日食的記錄是透過宗教和政治記錄儲存下來的,這些記錄通常有自己的目的。因此,並非每個記錄在案的日食都實際發生過,也並非每個發生過的日食都被記錄下來了。
例如,雖然中國的天文記錄在歷史上是最詳盡的,但也有一些記錄在案的日食並沒有發生。日食觀測必須向皇帝朝廷報告。在統治家族不受歡迎的情況下,日食是官員們讓皇帝知道他們的行為不受歡迎的一種方式。這種“間接批評”的原則被嵌入在儒家思想中,這意味著可能有一些記錄在案的日食更像是寓言而非現實。同樣,對於受歡迎的統治者,為了不不恰當地批評皇帝,觀察到的日食可能沒有被報告。
作為權力的象徵,日食與統治者的出生和死亡聯絡在一起,即使他們需要明確地捏造這樣做。1133年,英格蘭和西北歐觀測到了一次高強度日食,許多人認為這預示著英格蘭國王亨利一世的死亡。(他於1135年去世。)就亨利而言,據稱他在穿越海峽前往諾曼底時看到了日食,並認為很快就會發生一件大事。他並沒有把這件事歸咎於自己。儘管如此,至少有一份記錄錯誤地將日食列為發生在1135年,以幫助時間線匹配起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還有一些日食被納入記錄的情況:1348年12月,一場瘟疫席捲了拉古薩。雖然當時沒有日食的記錄,但民間傳統認為,瘟疫之前曾發生過日全食。
人們仰望天空已經很長時間了。中世紀歐洲的天體記錄是最完整的。它們由神職人員提供,是我們擁有的最完整和最連續的記錄,但它們很可能只是次要目標。這些人研究天空是由於需要資料來預測和計劃基督教宗教節日——一個被稱為復活節表格的時間表。
致力於天文學研究的中國人,擁有比歐洲人更好的記錄。《前漢書》涵蓋了公元前206年至公元9年,列出了這一時期98次可觀測到的日食中的51次。其中一些事件的可見度較低,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它們出現在記錄中表明天文學家有意進行記錄,這意味著這些早期科學家正在尋找這些可能被忽略的事件。
研究人員認為,我們可能在普韋布洛巖畫中也有日食的例子。1992年在新墨西哥州查科峽谷發現了一幅巖畫,描繪了一個帶有飄帶的圓圈,研究人員認為這讓人聯想到日冕。查科人在公元900年至1150年之間居住在該地區。1097年7月,該地區發生了一次日食,屆時太陽的日冕將是可見的,這與其他獨立記錄相互印證。查科的大屋是在公元1100年之後建造的,是為在冬至和夏至觀看日落和日出而設計的紀念性建築,人類學家認為這表明在日食之後,人們對太陽活動重新產生了興趣。
由於有如此多忠實地關注天空的人,研究人員一直樂觀地認為,可以使用書面記錄中對日食的引用作為時間標記。然而,對日食的文化解讀和反應存在問題。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日食被視為不祥之兆。當被視為預兆時,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日食會以特定的方式呈現,因為它可能有助於操縱期望的結果。
您是如何“慶祝”日食的?在《人類學實踐》中,評論已被停用,但您始終可以加入Facebook上的社群。
--
參考文獻
Henige, David (1976). Day was of Sudden Turned into Night: On the Use of Eclipses for Dating Oral History.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18(4): 476-501.
--
您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