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飢餓感背後的原因

事實證明,當你飢餓時,你確實會變得不像自己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出現更多關於當今世界發現和塑造我們世界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我們家非常重視飢餓引起的壞脾氣,所以會隨身攜帶零食。無緣無故地易怒?後座傳來抱怨聲?莫名其妙的諷刺?對無傷大雅的事情感到冒犯?好吧,我們上次吃飯是什麼時候?該吃午飯了嗎?零食都哪去了?!
無論我們是否有意,我們都將飢餓和情緒聯絡起來:飢餓感是指因飢餓而導致的情緒不佳或易怒。少量研究表明,因未進食而處於葡萄糖耗竭狀態的人更衝動、更具懲罰性和攻擊性。我們不理解的是為什麼?為什麼我們飢餓時會傾向於變得憤怒、悲傷和暴躁?
一種觀點認為,飢餓與自我調節有關。當人們感到飢餓時,通常控制情緒的約束會被釋放。他們可能更傾向於做出衝動的決定,並對他人具有攻擊性。這種觀點被稱為調節耗竭假說,它認為腦力勞動會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而當葡萄糖耗竭時,個體自我控制能力下降,從而產生負面情緒。
乍一看,這似乎很有道理,但這個理論存在一些問題。首先,你不太可能僅僅透過思考就將葡萄糖水平消耗到足以引起飢餓感的程度。其次,試圖複製支援調節耗竭假說的研究結果尚未完全或令人滿意地成功。
那麼,我們該如何解釋飢餓感呢?有趣的是,我們也知道,當一個人感到飢餓時,他們大腦中被啟用的區域與觸發情感和情緒時啟用的區域相同。這表明,儘管這兩種狀態截然不同,但可能涉及類似的神經過程。因此,為了更好地理解飢餓感,情緒可能才是關鍵。情緒是心理事件。它們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大腦正在使用先前的經驗和知識分類來指導對身體情感訊號的解釋和反應。這意味著,如果你第一次遇到某種情況,你的大腦會讀取你身體對該事件的訊號,以確定你應該如何回應。這並不意味著血糖水平對情緒沒有影響。事實上,當血糖下降時,發出飢餓訊號的激素會觸發其他激素(如皮質醇)的釋放,這些激素會作用於交感神經系統,從而引發身體的負面反應。例如,你胃裡的空虛可能會讓你感到不適,而這種負面情緒可能會轉化為從煩惱到徹底的飢餓等不同程度的惱怒。
這種反應範圍與我們選擇強調的刺激有關。一項最近的研究表明,我們的注意力如何引導我們的情感狀態。

  • 在一項研究中,參與者首先被展示負面和中性的影像以建立情緒背景,然後被展示漢字象形文字。象形文字與最初展示的影像無關。當展示負面背景影像時,更飢餓的參與者更有可能物件形文字做出負面評價。

  • 另一項研究重複了上述實驗,並引入了積極的背景影像。結果相同,與中性或積極影像相關的負面反應很少或沒有。

  • 第三項研究發現,當個體意識到自己在消極的人際交流(如爭吵)中的情緒時,他不太可能將飢餓概念化為一種情緒——這表明因飢餓而生氣並不是一種既定的聯絡。

研究人員認為,飢餓感是這種關注的延伸。人們不會立即將飢餓的生理反應與他們正在經歷的負面情緒聯絡起來;他們更傾向於向外尋找,並將負面情緒歸咎於他們能夠識別的最相關的因素。例如,插隊的人、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提出解決方案的客戶服務代表,或者引發過敏的灰塵都可能被認為是爆發的原因。
飢餓確實會改變情緒,但在社會和文化上,我們使其變得有意義。我們將這種反應編入我們的行為,並將其用作負面互動的解釋。研究結果表明,自我意識可以抵消體現飢餓感的即時負面反應。當我們給自己的情緒貼上標籤時,它可以產生抑制作用。挑戰在於,在這些時刻,我們不太可能具有自我意識。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我們正在定位不適的外部目標上。這意味著,當這種情況不受控制時,會對我們的社會群體產生更大的影響,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做出更冒險的決定並表現出迴避傾向。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我們無法逃脫飢餓時體驗到的生理反應,但從社會角度來看,解決毫無根據的負面反應是一個開始。例如,詢問一個人——或一個小孩——“你能告訴我你為什麼生氣嗎?”可能會促使他們說,“我想我餓了。”能保證嗎?不能,這就是為什麼你仍然應該隨身攜帶零食。但這確實提醒我們,我們在社會上認可了多少種行為,以及這些行為如何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規範。
你是如何對抗飢餓感的? “實踐人類學”的評論功能已停用,但您始終可以在 Facebook上加入社群。
--
參考文獻
MacCormack, J. K., & Lindquist, K. A. (2018). 感到飢餓嗎?當飢餓被概念化為情緒時。情感.
--
您可能也喜歡
瞭解安慰食物的力量
營銷如何改變我們看待鱷梨的方式
晚宴的社會效益
健康飲食的成本
眼見為實:亨利·海因茨調味品帝國背後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