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美國慶祝萬聖節意味著恐怖故事、服裝、恐怖電影和巧克力。對於孩子們來說,等待著的桶中裝滿他們最喜歡的糖果,是一種美味的期待。對於成年人來說,吃剩菜(或品嚐預定的收藏品)是一種額外的好處。萬聖節是美國最大的糖果銷售節日。美國人平均在萬聖節糖果上花費 20 億美元。而巧克力行業本身也相對強勁:預計 2018 年的收入為 26,476 百萬美元,預計到 2021 年每年增長 3%。顯然我們喜歡巧克力。並且新證據表明我們種植和使用可可植物已經超過 5000 年了。
雖然現在世界上大部分的巧克力產於西非,但可可樹原產於亞馬遜上游支流。然而,直到最近,關於其用途的大部分證據都來自前哥倫布時期的中美洲社會。來自可可豆的種子被幹燥、研磨,並製成各種飲料,其中還包括適合各種活動的額外香料和風味。這些飲料在儀式、宴會和精英消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準備、儲存和供應而建立的各種精美容器就證明了這一點。這些種子是貿易的關鍵商品,被用作貢品和貨幣。而可可樹、它們的豆莢和種子以及由此產生的飲料也在他們的神話中佔據了重要地位。
不幸的是,亞馬遜的溼度不利於植物樣本的儲存。可可植物的馴化歷史與從文化文物中得出的上述民族歷史理解相關。研究人員假設,鑑於巧克力在前哥倫布時期的中美洲的突出地位,該植物一定在中美洲和墨西哥各地被馴化和傳播。前哥倫布時期使用可可的考古證據可以追溯到大約 3900 年前的校準年份。然而,從厄瓜多南部聖安娜-拉佛羅里達(SALF)遺址回收的植物組織和古代 DNA 的物理遺蹟挑戰了這一理論。對該遺址證據進行的放射性碳測年將最早使用可可的時間推至 5430-5300 年前的校準年份,並將潛在的馴化更牢固地推向亞馬遜。
研究人員從仍然附著在回收的陶瓷碎片上的燒焦的烹飪殘留物中,以及從陶瓷瓶和石器中提取了澱粉顆粒。澱粉顆粒被植物用來收集能量;它們是複雜的碳水化合物,而不是活細胞。他們將這些殘留物與來自可可植物(可可屬)及其野生親緣植物(赫拉尼亞屬)的現代種子澱粉進行了比較。澱粉顆粒與現代可可豆中發現的相匹配,這使得研究人員可以確認樣本屬於可可屬。
在確定了該屬後,研究人員開始尋找古代 DNA。他們認為他們回收的文物的多孔性質可能保留了來自植物的化學殘留物,特別是可可鹼。他們刮擦了器皿和碎片的內部,以測試陶器是否吸收了來自與可可豆接觸的可可鹼。28% 的樣品可可鹼檢測呈陽性。最後,從陶瓷樣品收集的殘留物中提取了古代 DNA。經過分析,結果顯示了可可豆特有的序列。
這些證據支援了早期使用和馴化可可的修訂日期和地點。民族誌工作告訴我們,厄瓜多的許多當代土著文化仍然優先考慮可可和巧克力產品。食用馴化的可可和來自野生親緣植物的種子;葉子和樹皮用於藥用;而果肉則作為零食食用。巧克力故事之所以這樣展開,部分原因是由於歐洲人接觸的性質和經歷。在中美洲,可可在他們到達時非常突出。可能只是到那時,它在南美文化中的重要性開始減弱。
巧克力保留了土著人民最初賦予的一些感知價值:公司可以對更高質量的產品和用於填充萬聖節碗的各種產品收取溢價,並且由此產生的零食存在一個非官方的等級制度,任何不給糖就搗蛋的人都可以傳達,因為他們評估他們的收穫。因此,巧克力仍然是這種現代貿易關係中的關鍵商品也就不足為奇了。
此處的評論已停用。但歡迎您加入臉書上的AIP社群Facebook。
—
參考
Zarillo et. al. (2018) "亞馬遜上游全新世中期可可豆的使用和馴化。” 《自然生態與進化》: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9-018-0697-x
—
您可能還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