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編者注:有什麼比思考小丑本應無害,卻為何能讓我們心生恐懼更能為萬聖節畫上圓滿句號呢?
小丑恐懼症是對小丑的恐懼。我承認他們讓我感到緊張。我不太喜歡和那些認為塗滿臉油彩和戴假橡膠鼻子沒什麼,並且以我為代價開玩笑的人在一起。潘尼懷斯不是自然生物。我不確定我的不適是否符合小丑恐懼症的條件——除非我們談論的是在萬聖節前後湧現,並佔據鬼屋和其他景點的瘋狂小丑團伙。在那種情況下,這完全是小丑恐懼症。
我和S通常會去附近的消防站贊助的鬼屋,作為我們萬聖節慶祝活動的一部分。這通常是一段美好的時光。每個房間都是不同的場景,並有一個宏大的主題來完善體驗。我喜歡瘋狂的科學家和殺人屠夫,有一年我們偶然遇到了看電視的邁克爾·邁爾斯。我們去的第一年,有殭屍海盜。又一年,有很多小矮人(想想《怪胎馬戲團》)。去年,有小丑。很多小丑。揮舞著電鋸的小丑。揮舞著斧頭的小丑。瘋狂地笑著的小丑。從箱子裡跳出來的小丑。從拋錨的小丑車裡源源不斷湧出的小丑。小丑們似乎想把我拖入厄運——也許把我變成一個小丑,這樣我就要永遠帶著畫上去的笑容,憎恨整個世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我知道他們是演員,我也知道他們不能(並且不會)碰我,但我幾乎無法形容抓住我的恐懼。我也記不清我曾經那麼大聲地尖叫過。我完全嚇壞了。我們今年沒有再去——當我否決這次旅行時,S非常失望。然而,我很高興把那一頁翻過去。
我不是唯一一個在這些小丑身邊感到不安的人。2008年,BBC新聞報道了謝菲爾德大學一項關於醫院設計的研究,該研究表明兒童發現小丑的形象遠非令人感到安慰。後續討論強調了不熟悉的事物可能會令人不安——而且小丑確實有一種讓人感到“不對勁”的訣竅,你就是無法 pinpoint 出來——從笑聲持續時間過長或音量過大,到不恰當的幽默(例如,嘲笑不幸)。
惡作劇者以粗俗、反社會和聰明而聞名。他們是我們許多人都非常熟悉的角色——例如,兔八哥就是一個惡作劇者。阿南希蜘蛛、赫爾墨斯、洛基和倫普爾斯蒂爾金都是惡作劇者。(惡作劇者通常是男性;希臘不和女神厄里斯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例外。)童話故事中成群結隊的綠矮妖、仙女和小妖精也是惡作劇者。那麼,小丑究竟有什麼特質如此令人恐懼呢?
小丑不是戴面具的人物,但他們畫的臉很接近面具的效果。他們的臉和脖子塗滿了白色、粉紅色或棕褐色的妝容,並用紅色和黑色勾勒出誇張的五官,這些角色立刻被認為是麻煩製造者。他們服裝的流動性實際上可能也解釋了為什麼他們讓這麼多人感到不安。
人類學家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廣泛討論了面具賦予的“自由”:它們讓人可以繞過習俗和日常,有時充當“人類進入超自然世界關係的媒介”(1)。面具允許佩戴者透過為個人構建一張新面孔來採用新的身份——並限制可能的人類反應範圍(2)
“面部偽裝暫時從社會交往中消除了身體的那個部分,人們長期以來認為,個人的個人感受和態度是透過這個部分被揭示或可以有意識地傳達給他人。面孔是自我和社會進行最大部分交流的器官,他們參與的交流不僅包括語言交流,還包括副語言交流。”
因此,面具對個人施加了一套新的交流規則,一旦戴上面具,個人就與正常的社會行為和期望隔離開來。
然而,面具本身就帶有一種身份。因此,個人在面具背後並沒有完全的自由,而必須表現出他想要扮演的角色的特徵。例如,如果你選擇在萬聖節戴上邁克爾·邁爾斯的面具,為了成為一個令人信服的邁克爾·邁爾斯,你可能需要像他一樣傾斜你的頭,並以他那種刻意的方式走路。面具會為你保持他的表情,但如果你想讓別人相信你的身份,你必須扮演好這個角色。你可能擺脫了支配你行為的規則,但仍然有規則需要遵守。
小丑必須遵守哪些行為規則?
憑藉他們畫的臉,小丑可以自由地突破容忍的界限。他們的幽默感永遠刻在他們的臉上——而且他們的幽默來源沒有界限。我們學會了識別幽默——當你是在錯誤的時間發笑的人時,會很尷尬。某些情況和物體可以免於幽默。例如,神聖的物體、事件或人物。性幽默有時可能不合適,基於他人受傷或不幸的幽默也是如此 (3)。幽默可能不適合某些受眾——給你的老闆傳送下流的笑話可能不是一個好主意,但你的朋友圈可能會喜歡並鼓勵這種幽默。有些社會角色不容易表現出幽默感;正是因為它們嚴肅而不苟言笑,所以才令人尊敬。
小丑打破了所有這些關於幽默的社會規範。憑藉他們畫上去的笑容,他們鼓勵觀眾嘲笑社群生活中“被忽視和不恰當的元素”(4)。從這個角度來看,恐怖電影迷可能會覺得年輕的邁克爾·邁爾斯在殺死他的姐姐之前決定戴上他的小丑面具尤其不祥。表演是一個選擇性的過程(5)。演員選擇他們可用的角色元素,以有效地傳達角色的感覺。如果表演涉及自我選擇,而小丑又突破了我們被告知可以幽默的界限,那麼他們是否在有意選擇黑暗和顛覆?
小丑堅持要我們一直笑,這幾乎沒有給其他體驗留下空間。雖然笑聲可以是溫暖的,但也可能是殘酷和嘲諷的。無論你今年萬聖節前夕在哪裡,我都希望你度過一個沒有小丑的夜晚。不過,當你睡覺時要小心——小丑可能會吃了你。
--
圖片來源
小丑鞋,William Redman:知識共享/Flickr。 | 鬼屋小丑,Silencelan:知識共享/Flickr。 | 節日小丑,Janne Moren:知識共享/Flickr。
參考文獻
Alford, F., & Alford, R. (1981). 幽默精神的整體文化研究,《民族》,9 (2), 149-164 DOI: 10.1525/eth.1981.9.2.02a00030
Honigmann, J. (1977). 面具臉譜精神,《民族》,5 (3), 263-280 DOI: 10.1525/eth.1977.5.3.02a00020
列維-斯特勞斯,克勞德。(1961). 人的多副面孔。《世界戲劇》,10, 3-61
引用
1. 列維-斯特勞斯 1961: 19. | 2. Honigmann 1977: 275. | 3. Alford and Alford 1981: 153. | 4. Alford and Alford 1981: 150. | Honigmann 1977: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