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發推特、發簡訊、刷臉書、查郵件、發照片,甚至,是的,老式的電話——我們都在做,而且我們隨時隨地都在做。移動技術增強了我們彼此聯絡的能力,但我們仍在研究與這種媒介相關的社會規範。
隨著我們將數字關係與線下關係交織在一起,數字禮儀的實踐日益受到關注。在所有層面,我們的關係都受到行為準則的約束,這些準則用於規範我們的互動並幫助維護我們網路的完整性。雖然數字空間遠非狂野西部,但目前我們正努力調和數字空間與線下空間中可接受行為之間的差異。正如禮儀指南安娜·波斯特指出的那樣,實際上並非數字空間需要新的行為——因為關於關係和社互動動的常識性規則仍然適用——而是我們互動空間的變化迫使我們更加意識到我們是如何被看待的,而這種意識導致了一些不安。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在群體中扮演角色時不會去思考它。你不會回到家就切換到“家庭模式”或“與朋友共進晚餐模式”,或者去上班就戴上你的職業面具——至少不是有意識地。數字空間需要更自覺的努力,因為允許我們發揮作用的社交線索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的。例如,肢體語言提供了大量資訊,我們用這些資訊來修改我們的反應並指導我們的互動。線上欺騙的機會要多得多——或者換句話說:有意識地操縱認知。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百分之十九的受訪者(pdf)承認在網上分享虛假資訊,波斯特認為這是線上控制我們形象的負面方面。她指出,我們都在一定程度上參與身份管理:例如,求職者通常會刪除線上頁面或仔細檢查他們的個人資料。當然,這種身份管理的難題在於,我們無法控制其他人可能會說或釋出關於我們的內容——我們焦慮的根源可能是移動技術的即時性帶來的挑戰。
“我們都在網上看到彼此,我們看到有人做得對,有人做得不對,”波斯特說。似乎“錯誤”的案例是即時性戰勝了我們,正如英特爾列出的最令人討厭的數字習慣所表明的那樣
經常抱怨的人(59%)
釋出不適當/露骨照片的人(55%)
分享他們認為屬於私人的資訊的人(53%)
這些煩惱可能是我們建立數字禮儀的初步指南。如果這些行為是最困擾我們的,請將它們作為一面數字鏡子,並儘量避免犯同樣的錯誤。“暫停一下沒壞處,”波斯特說。“花時間自己處理資訊,然後再公開。”
儘管移動技術使我們能夠如此社交化,但它也賦予了一種獨立感,這降低了我們的連線感,即使我們努力變得更加連線——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但是我們必須接受我們的線上空間是共享空間,當我們參與移動社交行為時,我們邀請其他人進入這些空間。數字禮儀的黃金法則可能很簡單:不要讓人感到不舒服。“你一定要成為第一個釋出新娘穿著婚紗照片的人嗎?或者分享你對朋友懷孕有多興奮嗎?”波斯特問道。她的資訊很直接:允許其他人控制他們的資訊,就像你希望控制你的資訊一樣。
當我們在變革的浪潮中前行時,波斯特為數字行為提供了以下指南
保持積極。沒有人想聽你的生活有多糟糕。總是。而且弗雷明漢表明快樂是會傳染的。
不要搶先發布別人的訊息。採取“我優先”的策略,以便你掌控自己的資訊,而不是總是分享屬於別人的資訊。
深呼吸。你不必總是第一個釋出。花一些時間處理資訊。
保持真實。你的線上和線下自我應該是一致的。不要撒謊——資訊最終會傳回給能揭穿你的人。
當我們建立數字社會規範時,你還會建議或希望看到實施哪些其他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