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11月19日,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邀請遊客想象太空探索的未來。
《超越地球:太空探索的未來》是由天文學家、天體物理學部館長邁克爾·沙拉博士開發的一個全新展覽,旨在探討科學和探索的可能性。“它向首次太空飛行和哈勃望遠鏡致敬,”沙拉博士說,“但真正的重點是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他展望未來50年、100年甚至500年,希望我們思考未來在太空中可能會做什麼。
那麼,接下來是什麼?太空旅遊是一個很有可能的方向。這個可能性讓沙拉博士感到興奮,他認為對於有冒險精神的人來說,太空旅遊不一定遙不可及。隨著合適的時機,價格將會下降,這可能會以氦-3 礦業的形式出現。這種同位素在核聚變研究中非常受歡迎,並且在地球上非常稀有,但在月球和太陽系的氣態巨行星上可能存在大量礦藏。採礦將需要月球基地,這將為定居開啟大門。反過來,這又會吸引旅遊業,沙拉博士認為這將是我們嘗試在太空中進行的工作的巨大資金來源。但是我們首先需要進行一次認知上的飛躍,從建造像尼娜號、平塔號和聖瑪利亞號這樣的交通工具,到建造宇宙飛船和太空梭。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並且不要誤會,我們需要進入太空——即使只是為了更好地瞭解小行星,例如。說實話,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小行星一直不斷掠過我們的星球,而撞擊威脅是我們幾乎無法控制的。太空探索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這些近地天體的模式、成分,甚至可能是形成過程。
當我們在太空時,我們可能會想去尋找生命。既然我們要探測氣態巨行星以獲取氦-3,那麼檢查一下木衛二(歐羅巴)是有道理的,它可能在其深邃的鹹海中孕育著生命。“木衛二是太陽系中尋找生命的第二好去處,”沙拉博士說。“在木衛二海洋的底部可能存在生命,就像我們認為在火星地下的深層孔隙和裂縫中也存在生命一樣,那裡有水。可能吧。我們不知道。我們必須去看看。”
我們接下來在太空做什麼將取決於膽識,取決於我們是否能讓年輕人對 STEM 感興趣,以及我們是否具有集體想象力。《超越地球》是對太空探索未來的一種願景——你的願景是什麼?
《超越地球:太空探索的未來》將於 2011 年 11 月 19 日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