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今天標誌著D日69週年,盟軍部隊在那天強行登陸諾曼底海灘。儘管所有參加入侵的武裝部隊分支都值得認可,但我仍想將這篇博文獻給一個我之前從未聽說過的群體,直到我在《大眾科學》的檔案中讀到他們:海蜂。
1943年2月《大眾科學》的文章將海蜂描述為“海軍最新分支,也是我們最引人注目和充滿浪漫色彩的兵種之一。”這個名字來源於“CB”或“Construction Battalion”(工程營)的音標拼寫。海蜂由時任海軍軍械與碼頭局局長本·莫雷爾海軍少將於1942年3月5日正式建立,在珍珠港事件後被視為必要之舉。當時人們清楚地認識到,在遙遠的太平洋地區需要軍隊和基地,而平民執行這項工作太危險了。第一個海蜂總部在羅德島州戴維斯維爾的海軍基地建立。在那裡,托馬斯營被設定為人員接收站,恩迪科特營被設定為海軍工程訓練中心。第二個基地艾倫營後來在弗吉尼亞州諾福克建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海蜂的標誌由弗蘭克·J·伊阿弗拉特設計,他是羅德島州匡塞特角的 Naval Air Station 的一名文職計劃檔案員,後來加入了該組織。文章中將其描述為“一隻飛速前進的蜜蜂,頭戴一頂俏皮地翹起的白色海軍帽,臉上帶著憤怒的表情,雙手拿著一把噴火的湯米衝鋒槍,條紋穿過徽章的鋼纜環繞的藍色背景。”蜜蜂拿著錘子和扳手,象徵著技術能力,也象徵著炮手、機械師和木匠的徽章。
海蜂的招募更側重於技術技能和勞動經驗,而不是體能。其成員包括曾擔任鐵匠、木匠、電工、機械師、油漆工、管道工、水管工、索具工、鋼鐵工人、廚師、洗衣工、繪圖員、帆船製造工、潛水員、醫生和牙醫等職業的男性——僅舉幾例。戰鬥和建設是該部隊的核心原則,他們的座右銘“Construmus Batumius”或“我們建設,我們戰鬥”概括了加入所需的態度。《大眾科學》的文章這樣描述道,“……如果你年滿16歲且未滿51歲,身體仍然健康,並且想與一群真正強悍的傢伙並肩作戰,他們一手戰鬥,一手建造海軍基地,你可以自願加入海蜂部隊。”
新兵會經歷新兵訓練營,類似於其他軍事部門,但更側重於他們將要執行的技術任務。新兵訓練營在體力上要求很高。年齡較大的新兵(許多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退伍軍人)有時在這一訓練階段會遇到困難,並被敦促“放輕鬆”,因為他們的知識和技能比他們的身體能力更受重視。除了技術職責方面的培訓外,海蜂還接受了正規的軍事訓練,包括軍事禮儀、戰鬥訊號、步槍射擊、散兵隊形、.45手槍技術、手榴彈、湯普森衝鋒槍、刺刀訓練、基地佈局和防空原則。簡而言之,海蜂在執行任務時必須做好建設和戰鬥的準備。新兵訓練營結束後,新兵被送到訓練營,在那裡他們學習如何執行特定的陸地工作(搭建和拆除小屋、建造可容納多達10,000加侖水的儲水罐、用炸藥清除樹樁、建造混凝土模板、在沙地上用鋼絲網修路、推土、焊接等)和海上作業(建造浮橋、碼頭、幹船塢和登陸駁船)。
海蜂將透過講座和勞動學習如何正確地建造和操作鍋爐、加熱器、發動機、蒸發器和淨化器、發電機、浮橋、推進裝置和幹船塢。他們必須精通製冷、焊接、小型武器、混凝土工程、木工、潛水、挖掘、小屋搭建和消防。雖然每位成員都有自己特殊的專業領域,但每個人都必須能夠執行任何必要的任務,以便互相幫助並快速精確地完成專案。由於這種心態,海蜂成為了一個非常緊密的群體。
當訓練結束後,一個營將前往“X島”——這是他們目的地的代號。《大眾科學》將一個海蜂營描述為“一支由一千多人組成的探險隊,攜帶他們幾個月所需的一切——從牙膏到阿司匹林,從烤牛肉到一杯冰鎮啤酒,從工作手套到一條新褲子。然後加上你所有可以想象到的裝置、機械和材料清單,以便建造一座可以居住的城市,從叢林中開闢一個機場,在珊瑚礁上建造倉庫、基地和著陸設施。”到達目的地後,海蜂可能會發現自己必須在島嶼或大陸上建立、建造或修理基地。有時,這些地區可能已經被海軍、陸軍或海軍陸戰隊佔領,但通常海蜂必須依靠他們的戰鬥訓練來趕走敵人,然後才能開始建設。在這些情況下,一旦基地建成,海蜂還負責抵抗敵人,直到盟軍到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325,000人在海蜂部隊服役。他們參加了每一次重大的兩棲突擊,並且是1944年6月6日第一批抵達諾曼底海灘的人員之一。他們最初的任務是摧毀德國人設定的水下和岸上鋼鐵障礙物,以減緩攻擊部隊的速度。天亮後,海蜂被德軍發現並遭到襲擊。造成了重大傷亡,但倖存的海蜂堅持不懈,成功引爆了障礙物,為即將到來的盟軍入侵開闢了道路。
他們的工作並沒有就此結束。接下來,必須建造浮橋堤道,以便部隊衝上岸灘。同樣,這一切都是在炮火下完成的,但海蜂的工作速度很快,使得在短時間內建造了大量的堤道,德軍迅速被擊退。除了堤道外,海蜂還負責操縱更大的渡輪“犀牛”,將人員和物資從船隻運送到岸邊。他們還利用舊貨船、鋼製浮橋和來自英國的預製混凝土結構建造了海上貨物和停靠設施以及碼頭。根據海軍歷史與遺產司令部的說法,“由這種奇怪的材料組合形成的巨大港口區域被稱為 Mulberry A。即使在人工港口被一場強風暴部分摧毀後,海蜂每天仍卸下數十萬噸的戰爭物資。”在最初入侵不到一個月後,超過一百萬盟軍步兵衝上了海灘,這要歸功於海蜂的工作。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海蜂繼續參與美國參與的每一次重大戰爭。他們目前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工作,並在世界各地需要救災和援助的地區幫助重建工作。憑藉其豐富的歷史和眾多榮譽,海蜂理應受到衷心的感謝,感謝他們為保衛國家所做的貢獻以及他們對現代戰爭史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