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大眾科學》報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本週:1916年1月15日。
1916年1月15日刊《大眾科學》封面(下方)的圖片充滿了激烈的戲劇性:一艘巨大的蒸汽船正在沉沒,而滿載絕望幸存者的船隻正試圖遠離燃燒的殘骸。標題寫著“對平民的戰爭”。
除了這一個標題外,該期沒有關於該影像的其他資訊(在當時並不罕見)。但是描繪的是哪艘船?釋出如此具有挑釁性的標題的目的是什麼?我最好的猜測是,該雜誌反映了美國對德國潛艇襲擊民用班輪的普遍情緒,也許特別是僅在兩個月前發生的“安科納”號輪船的沉沒事件(這本身也讓人想起了1915年5月“盧西塔尼亞”號輪船的沉沒)。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安科納”號輪船從義大利的墨西拿前往紐約,船上主要載著義大利移民,當時它在在奧地利海軍的代表下行動並懸掛奧地利國旗的德國潛艇在地中海魚雷襲擊。九名美國人喪生,這引起了美國政府的嚴厲譴責。《大眾科學》在1915年11月27日,即事件發生後僅19天,發表了一篇措辭嚴厲的社論,稱:
“‘安科納’號輪船的無情沉沒以及隨之而來的巨大生命損失,再次將我們的人民面臨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即在歐洲正在進行的這場可怕的鬥爭中,我們的政府可以做些什麼,不僅是為了保護我們自己的人民,也是為了人類的事業。自從威爾遜總統與德國進行外交往來以來,潛艇戰的平靜以及我國政府要求的顯然成功的解決,在地中海發生災難的訊息傳到這個國家時受到了粗暴的打擊。對我們的人民來說,“安科納”號是被德國還是奧地利潛艇摧毀的無關緊要。附加在這項罪行上的憎恨如此之大,我們人民的情緒是如此強烈,以至於他們並不關心這次襲擊應該歸咎於哪個中央強國。”
“安科納”號是一艘單煙囪的8000噸客輪。描繪的船有兩個煙囪。藝術家可能是在描繪一艘普通的民用班輪,並且更關心喚起人們對德國行動的憤怒,而不是描繪一艘特定的船隻和特定的事件。
圖片來源:《大眾科學》,1916年1月15日
自戰爭開始以來,德國一直在使用其潛艇來對抗施加的毀滅性海軍封鎖。然而,當在國際上看到諸如此處所示的影像和標題時,很明顯,德國的行動在軍事上沒有獲得什麼,並且在外交上冒了很大風險。德國政府宣佈在1916年4月暫停無限制戰爭。
-
我們的完整戰爭檔案,稱為《大眾科學編年史:第一次世界大戰》,其中包含1914-1918年間關於海戰,海軍封鎖的經濟影響以及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各種外交觀點的許多文章。它可在 www.scientificamerican.com/products/world-war-i/ 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