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本週回顧:1914年8月29日

一個巨大的悖論 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德國(在1871年才統一)可以被視為一個光輝的榜樣,展示了科學和藝術(哲學、音樂、繪畫)如何幫助一個國家繁榮、發展並變得文明。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1914年8月,德國步兵佔領了最近還是農田的淺壕(注意成堆的覆蓋物)。最右邊的人正在挖掘,隨著戰爭的進行,這項任務變得越來越普遍。圖片來源:《大眾科學》,1914年8月29日

《大眾科學》報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本週回顧:1914年8月29日

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德國(在1871年才統一)可以被視為一個光輝的榜樣,展示了科學和藝術(哲學、音樂、繪畫)如何幫助一個國家繁榮、發展並變得文明。因此,在戰爭初期,人們對如何調和這些積極的特質與德國軍隊入侵比利時和法國後所表現出的無情軍事效率感到困惑。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篇社論來自100年前的期刊:1914年8月29日,試圖調和這些截然不同的品質

巨大的悖論

現在歐洲肆虐的這場巨大戰爭是人類思想不對稱發展的必然結果。或許在科學和藝術領域,世界上領先的國家是德國。當然,在發展侵略性和軍國主義政策方面,世界上領先的國家也是德國。她既是地球上更開明的國家,也是最反動的國家。她高於所有其他國家,是我們稱之為科學進步的巨大悖論的活生生的體現。我們在控制自然以造福人類方面取得的進步,與我們完善互相殘殺的手段的卓越智慧不相上下。我們學會了如何消除一種疾病,同時又發明了一艘無畏艦。作為科學家,當我們一半的人為在地球上建立天堂而努力時,另一半人卻在加強越來越可怕的地獄的可能性。我們沿著平行的道路走向千禧年和哈米吉多頓。

這個巨大的悖論現在將被解決。人類中具有破壞性的一半人在競爭中擊敗了他們的兄弟。戰爭領主戰勝了和平的使徒。目前,魔鬼的服務優先於上帝的服務。但這只是暫時的。

要檢視我們對第一次世界大戰——軍事、經濟、社會、技術——的完整報道檔案,請訪問我們的檔案包,大眾科學編年史:第一次世界大戰,網址為www.ScientificAmerican.com/ww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