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本週回顧:1914 年 8 月 15 日

德國的開局策略 德國於 1914 年 8 月 4 日開始進攻比利時和法國,旨在在俄國和英國能夠動員之前,給予法國軍隊毀滅性的打擊;在擊敗法國後,德國人計劃利用其廣泛的鐵路系統將其部隊迅速運往東線,以 [...]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報道於《大眾科學》,第一次世界大戰本週回顧:1914 年 8 月 15 日

德國於 1914 年 8 月 4 日開始進攻比利時和法國,旨在在俄國和英國能夠動員之前,給予法國軍隊毀滅性的打擊;在擊敗法國後,德國人計劃利用其廣泛的鐵路系統將其部隊迅速運往東線,以對俄國發動強有力的進攻。我們的社論準確地指出了奧地利的虛弱狀態,奧地利入侵了弱小的塞爾維亞(當時我們稱之為塞爾維亞),並很快被擊退。最終,事實證明俄國比德國人擔心的要弱,但法國和英國卻證明要強大得多。

俄羅斯、法國和英國與德國和奧地利炮兵力量的圖形比較。美國炮兵力量是左上角的小炮。來源:《大眾科學》,1914 年 8 月 15 日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摘自 100 年前的期刊:1914 年 8 月 15 日

二十世紀的拿破崙

在偉大的歐洲戰爭戲劇開幕場景的眾多引人注目的特徵中,最重要的是德國“戰爭領主”以高超的膽識,向實際上是歐洲其他國家聯合的海軍和軍事力量發起了強大的軍隊。

由於義大利的中立,從三國同盟中撤出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和一支最現代化的強大海軍。這種背叛使得地中海完全處於三國協約國的控制之下,以至於奧地利艦隊可能永遠不會冒險離開其海軍基地的保護。奧地利軍隊尚未贏得榮譽;因為,正如每一位歷史學者都知道的那樣,奧地利的軍事歷史更多的是以失敗而非勝利為標誌。北面有三倍於自身力量的俄國軍隊,南面有好戰的塞爾維亞人和立場不確定的義大利,奧地利將如此密切地關注自身的防禦,以至於在德國軍隊覆蓋的直接戰區內只能提供有限的援助。

那麼,對德國來說,其艱鉅的任務將是對法國、俄國、英國、比利時以及似乎很可能的丹麥的聯合軍隊施加決定性的打擊。

要檢視我們對第一次世界大戰——軍事、經濟、社會、技術——的完整報道檔案,請檢視我們的檔案包,《大眾科學》編年史:第一次世界大戰,網址為 www.ScientificAmerican.com/ww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