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大眾科學》報道, 第一次世界大戰本週:1915年3月27日
帶有剛性框架的飛艇由德國的費迪南德·馮·齊柏林伯爵於19世紀後期開始開發。他曾設想將它們用於可行的商業用途,包括郵件遞送、付費旅客和觀光者,以及軍事用途。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觀光飛行被擱置,齊柏林飛艇艦隊被徵用為軍事或海軍用途。然而,任何新的武器系統都會帶來疑問,即它在戰鬥中真正能做什麼,以及它是否足夠有用,足以證明其費用和風險是合理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本期《大眾科學》中,一篇題為“來自德國觀察員的個人敘述”的文章摘錄了一位德國飛艇軍官對一位奧地利記者的講述。“最初的想法是對設防地點造成破壞,但現在也發現它可能對戰場上的軍隊有用。” 所描述的任務是德國齊柏林飛艇對在波蘭華沙附近與敵對俄軍作戰的部隊進行的一次偵察飛行
“伊萬哥羅德的堡壘像小四角立方體一樣環繞著要塞;我們轉離了它們。拉多姆的高地擠滿了士兵。很明顯,俄國人兵力雄厚,並準備迎接敵人。”
齊柏林飛艇飛行高度約為 6,000 英尺,在步槍和機關槍的射程之內。然而,在合適的防空炮和燃燒彈出現之前,小口徑彈丸對充滿氫氣的齊柏林飛艇幾乎沒有造成什麼損害。當飛艇返回基地時
“然後,又一次,就在我的腳下,子彈擊中了,但從吊艙的金屬外殼上無害地彈開了。然後一顆子彈從我的耳邊飛過,射入了像巨大的銀色屋頂一樣懸在我們頭頂的氣球外殼,在上面鑽了一個小孔,撕裂了一條內襯,並消失在氫氣中…… 子彈現在緊隨其後;我們數了二十五次命中,二十五個孔,氣體從中逸出,炮彈也越來越近,一塊碎片像石頭一樣落入我們的吊艙。來自前吊艙的電報訊息傳來,“全速前進!” 所有四個發動機都開動了。然後下達了修補需要修補的東西的命令。我們在天地之間搖擺,修復了可以修復的東西。”
由於齊柏林飛艇能夠“飛越敵人的防線和要塞”,同時從約 7,000 英尺的高度投擲炸彈,因此在 1915 年初,齊柏林飛艇開始對英格蘭的民用城鎮進行戰略轟炸。地圖顯示了其中一次襲擊的攻擊路線。然而,對這些襲擊的冷靜評估表明,與法國戰壕中的巨大損失相比,投下的炸彈很少,喪生的人也很少。德國人最重大的成就是恐嚇任何可能成為齊柏林飛艇目標的城鎮的居民——這幾乎是英格蘭東南部的大部分地區。盟軍政府或軍方几乎無法阻止此類襲擊:在雷達和燃燒彈出現之前的幾年裡,緩慢飛行的飛機很難找到(通常在夜間)並摧毀齊柏林飛艇,這使它們具有一種危險的不可戰勝的光環。在戰爭的最初幾個月,德國和盟軍民眾似乎都相信齊柏林飛艇的力量
“至於它對城鎮的影響,我們從被轟炸城鎮的實際目擊者那裡瞭解了很多。列日、納慕爾和安特衛普是最早體驗空中恐懼的城鎮,毫無疑問,這些訪問的精神影響加速了所有這些城鎮的投降。”
也許早期的成功助長了德國領導人對恐怖轟炸可能實現的成果的過度自信。1915 年末,盟軍部署了燃燒彈——對大型、緩慢、充滿氫氣的氣球非常有用——並且更有效率的國土防禦組織將更多的齊柏林飛艇置於速度更快的防禦戰鬥機的火炮射程之內。當然,在英國,政府決定利用平民傷亡作為宣傳工具。到 1916 年,大多數齊柏林飛艇都被撤回不再使用。
-
我們的完整戰爭檔案,名為《大眾科學編年史:第一次世界大戰》,其中包含 1914-1918 年關於齊柏林飛艇和空戰的許多文章。可透過 www.ScientificAmerican.com/wwi 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