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大眾科學報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本週:1915年7月17日
到1915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肆虐了近一年。近兩百萬士兵陣亡,另有四百萬士兵受傷。傷亡規模之大令人震驚,但仍在持續,看不到盡頭。塹壕戰中許多士兵的死亡來自於一波又一波士兵試圖徒步穿越無人區,對抗機槍、步槍和火炮的猛烈攻擊。防禦者失去的任何陣地都會透過同樣代價高昂的攻擊奪回。
我不能責怪防彈龜(見插圖)的發明者試圖設計一些裝置來減少如此大規模的殺戮。但是,如果命令普通步兵爬行進入開闊的戰場,在泥濘、破碎的戰場月球表面上推著這面沉重而笨拙的盾牌(除了攜帶通常步兵的負擔之外),他們會非常不高興。一根鐵絲網就會阻止前進;此外,任何在戰場上緩慢移動的奇怪形狀都會引起來自火炮、迫擊炮、手榴彈和其他武器的不愉快關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另一種手持式裝甲的設計,可分段攜帶。這個想法對於現代戰場來說是完全不現實的。
圖片來源:《大眾科學》,1915年5月8日
裝甲車、防彈衣、盾牌和其他防護裝備以各種形式零星地嘗試過,但除了鋼盔之外,在造成大部分傷亡的西線泥濘戰場上,這些裝備幾乎沒什麼用處。但是,履帶式裝甲車輛——發動機驅動、武裝精良且能夠穿越戰場——的開發正在幕後秘密進行。1915年7月,英國陸地艦艇委員會開始建造第一批實驗性坦克。法國的開發將在1916年1月生產出第一個原型。當這些坦克在1917年11月的康佈雷戰役中大規模笨拙地投入戰鬥時,戰爭永遠改變了。
-
我們關於戰爭的完整檔案,名為《大眾科學編年史:第一次世界大戰》,其中包含許多關於1914-1918年戰爭經濟方面的文章。可在www.scientificamerican.com/products/world-war-i/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