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之前的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如果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海戰寥寥無幾,那麼造船、海軍封鎖和潛艇戰在決定勝敗方面則更為重要。
戰爭開始時,英國皇家海軍開始對德國和同盟國實施嚴格的封鎖。從法律上講,美國和其他中立國家可以與任何人進行貿易,但實際上,他們的巨大資源被英國、法國、俄羅斯、義大利和協約國的其他國家所支配,這對德國和同盟國造成了極大的損害。
德國早期曾試圖利用潛艇和水雷襲擊其敵人的水面艦艇以及任何向其敵人運送軍事物資的中立國家的艦艇,從而對其實施自己的封鎖。德國的分析預測,透過摧毀一些船隻並透過恐懼將剩餘的船隻留在港口,英國將不可避免地捱餓,並將被迫退出戰爭。1916 年,協約國和中立國的航運損失了 230 萬噸,而建造的航運量僅為 170 萬噸。1917 年,無限制的潛艇戰似乎可能會成功:盟軍航運損失了 600 萬噸,但僅建造了 290 萬噸。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美國造船廠生產了驚人數量的商船。這些船隻運送的貨物不僅包括士兵和他們的武器,還包括各國繼續戰爭的食物和物資。
來源:《大眾科學》,1916 年 5 月 27 日
儘管這些傷亡對於商船來說是可怕的,但沉船的比例仍然很低:到戰爭結束時,盟軍仍然擁有約 3500 萬噸的商船,可以繼續向英國、法國、義大利和俄羅斯運送食品、原材料和軍事物資。(美國參戰後,“協約國”被稱為“盟軍”)。
然而,1916 年美國的造船業似乎並不是出於航運和國家生存的戰略考慮。而是關於機遇和利潤。一篇關於造船業復興的文章洋洋得意地說
可以肯定地說,目前美國沒有一家配備現代化工作的工廠,其碼頭和賬簿上沒有滿滿的新業務。
一位在造船業頗具影響力的人不久前表示,他的業務和幾乎所有其他人的業務,不再是成本和價格的問題,而是交貨的問題。“如果我們能獲得鋼鐵,我們的工廠將每天運轉 20 小時以上,執行已經下達的訂單”;而且一切都在建設中。實際上,現在沒有處理維修工作,因為在目前的工業和經濟條件下,從中獲利相對較少。為跨大西洋貿易建造的船舶的價格在 50 萬美元到 125 萬美元之間 [按 2015 年的貨幣計算,約為 1200 萬到 2800 萬美元],而且它們中的大多數在一年內就能收回成本。船東負擔不起維修造成的延誤,造船商也負擔不起,因為他們的總噸位價格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從 60 美元上漲到 95 美元。因此,目前因忽視和推遲維修以及超負荷工作的船舶造成的損失正在增加其通常的折舊,只會加劇對其他和更新船舶的巨大需求。
對船舶的需求如此迫切,以至於木材再次出現在大型船舶的建造中。
然而,到 1918 年,前景發生了變化。美國參戰極大地推動了工廠的生產。針對 U 型潛艇的防禦變得更加強大:護航系統是挫敗襲擊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那一年,盟軍和中立國的航運損失了 250 萬噸,而美國和其他地方的工廠生產了 540 萬噸來替換它們。這些新船將物資和士兵成千上萬地帶到了戰場,然後數百萬地帶到了戰場。
-
我們完整的戰爭檔案,名為《大眾科學編年史:第一次世界大戰》,其中有許多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經濟方面的文章,時間從 1914 年到 1918 年。它可以在 www.scientificamerican.com/products/world-war-i/ 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