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二年,為了生產足夠的食物和戰爭物資來供應在歐洲大陸上為生存而戰的龐大軍隊,生產能力被推到了極限。在100年前的今天的《大眾科學增刊》中,一篇借用自《鐵路時代公報》的文章談到了這項艱鉅的任務
“餵飽前線”
作者:沃爾特·S·海厄特
將食物送到士兵嘴裡所用的科學方法,與將子彈射入對手皮膚所用的科學方法一樣多。為騎兵和馬車馬匹供應食物、為軍隊汽車供應汽油、為大炮供應炮彈、為醫院供應醫療物資或為工程部隊供應物資的方法,比戰爭本身的瘋狂還要多。
向一支400萬人的軍隊運送物資的任務,如在法國那樣,集中在一條長600英里、深20英里的戰線上,是戰爭中最複雜的一項任務。說每天必須向前線士兵運送25000噸口糧,必須向他們運送100萬夸脫(一條真正的河流)葡萄酒,為每殺死或傷一名德國人必須運送75噸鉛,或者每天運送的戰爭物資的成本為1000萬美元(按2016年美元計算為2.2億美元),都無法讓人理解其中涉及的龐大運輸問題。僅一家鐵路公司每天就為軍隊運輸提供超過3500輛車廂;需要10萬輛汽車和60萬輛馬車在前線分發貨物。”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煤炭及其開採和運輸,對於鐵路的移動能力和工廠生產彈藥的能力至關重要。在同一期雜誌的封面上,一張照片顯示了在英格蘭碼頭上更有效地移動煤炭的一種方法:一整輛裝滿煤炭的火車車廂被吊起,並將裡面的東西傾倒入一艘等待出口的貨船的貨艙中,很可能是運往法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