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自己免受騙子的花言巧語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隨著無線電的日益普及和對廣播興趣的增加,《大眾科學》開始每月刊登一個名為“無線電筆記”的專欄。

1925年2月刊“無線電筆記”專欄中的一篇文章告誡讀者在收聽無線電時要謹慎。 這篇文章題為“提防無線電崇拜”,承認了資訊很容易從看似明智但最終不可靠的來源傳遞給聽眾。 聽眾可能更容易被說服,因為無線電具有隨時隨地被聽到的神秘能力。 這種現象構成了“對那些透過欺騙公眾而蓬勃發展的各種‘主義’的鼓吹者來說,這是一個絕佳的牟利機會,不容忽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文章以“艾布拉姆斯邪教”為例,說明透過無線電做出的虛假承諾以獲取金錢利益。 在 1910 年代和 20 年代,艾布拉姆斯博士宣揚所有疾病都有特定的振動,可以透過使用他的“電子盒”來治癒。 這種療法在包括《大眾科學》在內的眾多出版物中被科學界否定。 然而,文章認為,用於宣傳艾布拉姆斯療法的科學和醫學術語能夠欺騙普通聽眾,讓他們相信其合法性。 “我們聽說過‘神經聲頻計’和‘神經熱量計’,聽說過一個人‘自我’的‘振動’,聽說過‘離子學’和‘奧迪學’和‘埃洛德學’(無論它們可能是什麼)。 所有這些都被認為與無線電的奇蹟有關。”

當我們看電視時,我們被告知不要相信我們看到的一切。 當我們閱讀報紙或網際網路上的任何內容時,我們被告知不要相信我們讀到的一切。 顯然,我們很多人仍然難以堅持這些格言,這使得其他人很容易透過用被陳述為事實的觀點來灌輸公眾來謀生。 1925年,《大眾科學》警告說:“說些高調的話很容易,比取得科學進步容易得多……最近宣佈的‘驚人發現’大多隻是一些肆無忌憚的騙子的花言巧語,他們透過利用任何他們可以說服受害者相信的‘神秘事物’來勉強餬口。” 因此,請讀者們,當你們在無處不在的媒體沼澤中跋涉時,要謹慎和冷靜地前進。 抵制這種崇拜。

作為額外的獎勵,我將收錄一些來自同一期“無線電筆記”的照片,這些照片沒有附帶文章(並且與之前的報道無關),但仍然很有趣。 欣賞吧!

首先,一款時尚的無線電揚聲器,專為“夫人的閨房”設計——

 

其次,喬·阿隆佐的快照,他是一位能幹的無線電機械師,儘管他是盲人——

In 1845 大眾科學 magazine made its debut on newsstands and has continued to be published ever since. Now,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and 大眾科學 are working to digitize all past issues of the magazine. Mary Karmelek is in charge of checking over each issue, and in the process she uncovers fascinating, captivating and humorous material buried in the yellowed pages of our past. In this blog she shares the highlights of her discoveries. Additional archival material appears every month in our 50, 100 and 150 Years Ago column.

More by Mary Karmele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