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雖然在過去的50年中,由於彩色濾鏡和數字處理等技術的發明,天體攝影變得更加細緻和豐富,但早期的月球影像為觀看者提供了更多的美感和驚奇感。 這些照片來自1904年3月19日出版的《大眾科學》,激發了讀者的好奇心,意識到在文章發表時,如此熟悉又如此遙遠的事物突然被拉近了,使其存在更加真實。
這些照片是威廉·皮克林教授的著作《月球》的一部分,他的目標是製作天體的攝影地圖集。 它們於1903年在哈佛大學天文臺拍攝。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皮克林教授的書籍提供了大量關於月球的資訊,儘管其中大部分是推測,這在登月之前很難證實。 例如,他認為從月球兩極隕石坑輻射出的白色線條似乎表明“雪確實會落在月球表面上。” 他還認為月球上有植被,“他的信念基於他稱之為‘可變斑點’的觀察——這些部分表現出快速變暗,從日出後不久開始,隨後又同樣迅速地在日落時分消退,並伴隨著它們變暗時尺寸的縮小。” 根據文章,類似植被的有機生命是皮克林教授對其觀察結果提供的唯一簡單解釋。
我們對太空的認知總是在不斷擴充套件,而且似乎我們知道的越多,就越需要學習。 皮克林的月球照片屬於月球攝影的範疇,它始於約翰·W·德雷珀1839年的照片,並延續到美國宇航局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上個月拍攝的照片,這些照片顯示了諸如月球表面的粗糙度和坡度等資料,並精確定位了阿波羅11號登月地點的確切位置。 無論遠近,月球及其臭名昭著的隕石坑和月海都繼續為那些仰望夜空或喜歡在書中尋找的人們創造一種驚奇感。 如果您有興趣為天體攝影增添自己的作品,請檢視《天空與望遠鏡》和Imaging Resource的線上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