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達尼爾海峽海戰:1915年災難的前奏

《大眾科學》報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本週:1915年3月20日。本期雜誌發表的這份百年前的報告,對盟軍攻擊土耳其領土,即黑海和地中海之間水道的入口,表達了非常樂觀的展望:“如果偉大的馬漢今天還活著 [...]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大眾科學》報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本週:1915年3月20日

本期雜誌發表的這份百年前的報告,對盟軍攻擊土耳其領土,即黑海和地中海之間水道的入口,表達了非常樂觀的展望。

“如果偉大的馬漢今天還活著 [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海軍戰略家,於1914年12月1日去世],他將看到,盟軍艦隊到目前為止成功地突破了達達尼爾海峽,這再次有力地證明了掌握制海權的關鍵價值,而當前的戰爭已經提供瞭如此多的例證。”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法國戰列艦“布韋”號。該艦在達達尼爾海峽襲擊了土耳其炮臺,並於3月18日被水雷擊沉,造成災難性的人員傷亡。圖片來源:《大眾科學》,1915年3月20日

理論上聽起來不錯。奧斯曼帝國自1914年11月以來一直與德國和奧地利結盟。但這個龐大的帝國被稱為“歐洲病夫”,看起來已經成熟,可以被摘取了。政治和軍事理論家,特別是當時的英國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認為如果一支海軍部隊能夠強行突破達達尼爾海峽並佔領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林(當時被稱為君士坦丁堡),奧斯曼帝國就會像紙牌屋一樣轟然倒塌。

“很有可能,這場偉大沖突的最終結果將由經濟枯竭決定,這是由於德國和奧地利在海陸兩方面的絕對封鎖造成的;而在達達尼爾海峽正在進行的驚人行動可能被證明是打造一條牢不可破的鎖鏈的最後一環,這條鎖鏈,隨著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以及義大利和巴爾幹半島隨之加入戰爭,將從挪威西海岸經北海、地中海、巴爾幹半島和俄羅斯,一直延伸到波羅的海東岸,連綿不斷。”

這項任務被認為是可怕的;防禦工事堅固,據信有“682門大炮”覆蓋著這條水道。

“君士坦丁堡的海上安全被認為在於,它只能從地中海或黑海透過一條狹窄的海峽進入,最窄處不到一英里寬,那裡有世界上一些最堅固和武裝最嚴密的防禦工事。因此,達達尼爾海峽,長約四十英里,在其入口處兩側都有堡壘,”

風險很高。但回報可能會使力量平衡向盟軍傾斜。一支強大的英國和法國軍艦艦隊被派去,在配備無線電裝置的飛機提供的目標指示下,將土耳其炮臺一個接一個地轟擊成廢墟。將拖網漁船改裝成掃雷艇,被召集來掃除阻礙水道通行的水雷。這篇文章的基調非常積極。

“在行動的頭兩週,盟軍艦隊已經強行突破了達達尼爾海峽的西入口,並壓制了海峽最狹窄處的一些最強大的堡壘。跡象表明,這次進攻將順利推進。如果是這樣,那麼君士坦丁堡將被敵軍炮火覆蓋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達達尼爾海峽水道的鳥瞰圖,1915年3月開始的盟軍海戰的場景。圖片來源:《大眾科學》,1915年3月20日

這種樂觀的積極性可能是基於封面日期前一週或十天收集的資訊。但樂觀情緒就在這裡破滅了:3月18日,在雜誌封面日期前兩天(也許在印刷時),盟軍艦隊的一次重大襲擊以災難告終。深思熟慮且細心的土耳其人預料到了攻擊陣型,並佈設了新的雷區,對盟軍艦隊造成了最大的破壞:三艘戰列艦被擊沉,三艘嚴重受損。

事實證明,掃雷艇相當無用:由平民船員操作,他們在第一次看到危險跡象時就幾乎逃跑了(當然,讓人用大口徑火炮向你射擊是相當危險的)。戰列艦也大多是老舊的,真的接近報廢,沒有更新型艦艇內建的稍微好一些的防雷和防魚雷保護。“一些最強大的堡壘”被壓制了的想法意義不大——絕大多數堡壘、潛艇防禦網和雷區仍然完好無損,數量眾多的防禦者武裝精良,供應充足。

對於海軍部門來說,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損失如此多的艦艇,卻只獲得微不足道的戰果,這真是一場災難。也許海軍的思維方式還沒有趕上在伊普爾和阿登地區顯而易見的軍事思維方式:如果這些損失能夠實現一些軍事或政治收益,那麼這些損失就是值得的。英國和法國迅速轉向新的戰術,試圖實現他們的目標,即對達達尼爾海峽北側半島——加里波利半島進行陸地攻擊。人們認為,這樣的攻擊將是壓制面向大海的炮臺並開闢通往君士坦丁堡道路的更有效方法。

--

我們的完整戰爭檔案,名為《大眾科學編年史:第一次世界大戰》,收錄了許多1914-1918年關於海軍戰爭和加里波利戰役的文章。可在 www.ScientificAmerican.com/wwi 購買

為了解澳大利亞帝國軍部隊在加里波利和其他地方的服役生活,請閱讀內森·懷斯(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人文學院講師)撰寫的“澳新軍團的勞動”,由我們的姊妹公司帕爾格雷夫·麥克米倫出版社於2014年8月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