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2年,只需一個電話即可享受現場音樂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CD、MP3、直播流、衛星廣播,甚至是傳統的AM/FM收音機之間,我們很難想象沒有近乎即時的音樂訪問。雖然我們似乎只是在最近才能夠透過手機聽音樂,但事實證明,人們在100多年前就已經這樣做了。

1892年7月2日的《大眾科學》增刊報道了一種名為“劇場電話”的裝置的使用情況,該裝置在巴黎已經使用了兩年。其基本理念是能夠打電話到劇院,聽到正在播放的現場音樂。人們可以選擇訂閱在家中接收這項服務,或者使用在城市各處的酒店、餐廳、門廳和咖啡館等場所設定的劇場電話。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花費50生丁,可以收聽五分鐘的音樂。機器正面的小視窗顯示了音樂來自的劇院。劇場電話公司運營著一箇中央站,該中央站連線到位於劇院中的幾個二級站。舞臺上設定了一系列麥克風,拾取聲音並傳輸回中央站。

劇場電話有3根電纜,2根用於傳輸音樂,另一根用於5分鐘的鬧鐘,以跟蹤聽眾的時間並在每個時間間隔切換劇院。如果聽眾碰巧趕上現場表演即將結束或中場休息時,他將被連線到不同的地點以繼續收聽剩餘的付費時間。如果所有劇院都在中場休息,那麼聽眾將收聽到錄製的鋼琴音樂,這樣他的錢就不會浪費。鬧鐘由曲柄操作,在操作員的右側可見。鬧鐘內部有一個停止機構,因此曲柄每轉動一圈,都會使支撐名稱盤的棘輪一次前進一個齒。

在本文發表時,巴黎安裝了100部劇場電話,執行在11條不同的線路中,還有許多私人訂戶在家中支付固定費用收聽一定次數。“這種裝置使得倫敦市長最近有機會讓一些客人聆聽歌劇,南特市長無需置身於音樂廳的煙霧瀰漫的氛圍中就能聽到最新的流行歌曲。” 後來有報道稱,南特市長在意識到自己多麼懷念人群衝浪,以及外出參加音樂會比獨自在家收聽更容易結識女孩後,取消了他的劇場電話訂閱。

In 1845 大眾科學 magazine made its debut on newsstands and has continued to be published ever since. Now,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and 大眾科學 are working to digitize all past issues of the magazine. Mary Karmelek is in charge of checking over each issue, and in the process she uncovers fascinating, captivating and humorous material buried in the yellowed pages of our past. In this blog she shares the highlights of her discoveries. Additional archival material appears every month in our 50, 100 and 150 Years Ago column.

More by Mary Karmele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