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大壩百年華誕!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本月是亞利桑那州羅斯福大壩竣工一百週年。它是鹽河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工程旨在利用鹽河產生水力發電,並使其周圍土地可耕種。 這座大壩是一項工程奇蹟,根據1902年透過的《墾務法》而建,該法旨在灌溉美國西部的乾旱土地——當時約佔該國土地的三分之一。它還試圖吸引定居者,以便建立永久性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羅斯福大壩以及《墾務法》設立的其他專案,都曾在1911年8月12日出版的《大眾科學》雜誌上進行專題報道。“在鹽河工程中,蓄水壩產生電力後,被轉化為高壓電流,並輸送到山谷,那裡的肥沃土地大大超過了供水,而後者則透過從分佈在已知存在地下水的區域的大量水井中抽水來增加。” 大約 40,000 英畝的乾旱土地得以耕種,從而促成了像鳳凰城這樣的城市和城鎮的崛起——鳳凰城現在是美國第五大城市。

建造這座大壩耗費了超過 350,000 立方碼的砌體,並且花費了將近 30 萬美元來修建通往該地區的道路,因為許多原有的道路都被挖出來建造水庫。這座大壩和人工水庫(也以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名字命名)在建成時是世界上最大的。

本週末將在羅斯福大壩舉行活動,以紀念其 100 週年紀念日,包括開啟 1961 年放置在大壩的時間膠囊,並用今年的時間膠囊替換它……也許這篇博文也會被放進去?

In 1845 大眾科學 magazine made its debut on newsstands and has continued to be published ever since. Now,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and 大眾科學 are working to digitize all past issues of the magazine. Mary Karmelek is in charge of checking over each issue, and in the process she uncovers fascinating, captivating and humorous material buried in the yellowed pages of our past. In this blog she shares the highlights of her discoveries. Additional archival material appears every month in our 50, 100 and 150 Years Ago column.

More by Mary Karmele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