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檔案館的奇聞照片:一隻飢餓的小鳥卡在早餐卷中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既然今天是13號星期五,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在《大眾科學》檔案館中遇到的倒黴情況。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張來自1917年12月15日刊的照片時,我很難弄清楚我看到的是什麼。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起初,我以為這是一個石化的心臟,或者是一個腐爛的紅辣椒。然後,我終於認出那是一個鳥頭,從那個看起來像岩石堆的東西里伸出來。當然,我本來可以只看標題“一隻麻雀卡在早餐卷中”,就不用自己瞎猜了。

隨附的文章指出,鳥類往往是貪婪的食客,為了維持其極高的能量水平,它們經常攝入相當於自身體重兩倍的食物。你很少看到地面上的麵包屑沒有被幾隻鳥啄食,但這隻麻雀似乎不僅僅是想啄食而已。

“可以觀察到,這隻麻雀已經吃穿了一個大早餐卷,從另一邊出來,卻在最後一刻發現,當它貪婪的喙吞噬了所有觸手可及的東西后,它被困在了自己製造的束縛衣中。” 文章暗示,如果從道德立場來看,這似乎是“貪吃的公正報應”。 我認為這只是一個誠實的錯誤。 如果我面前擺著一個比我還大的巧克力蛋糕,我不能否認我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最終被困在裡面。

從這隻鳥的意外事故中吸取的教訓:如果你想給鳥留下食物殘渣,儘量讓它們比可能吃它們的鳥還小。如果你確實看到一隻鳥被困在麵包裡,不要責罵它說:“我早就告訴過你,所有那些碳水化合物都會直接跑到你的屁股上。” 相反,幫助這個小傢伙脫困,這樣它就可以立即開始消耗掉那些多餘的卡路里。

In 1845 大眾科學 magazine made its debut on newsstands and has continued to be published ever since. Now,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and 大眾科學 are working to digitize all past issues of the magazine. Mary Karmelek is in charge of checking over each issue, and in the process she uncovers fascinating, captivating and humorous material buried in the yellowed pages of our past. In this blog she shares the highlights of her discoveries. Additional archival material appears every month in our 50, 100 and 150 Years Ago column.

More by Mary Karmele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