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爆炸物,1915年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這篇文章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報道於《大眾科學》,第一次世界大戰本週回顧:1915年11月13日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頭兩個月,法國和德國軍隊在阿爾薩斯-洛林地區進行了激烈而絕望的戰鬥。1914年9月,在格蘭德庫羅內戰役結束後,法國東北角的戰鬥最終轉移到了關鍵城鎮凡爾登。凡爾登南部的法國默爾特-摩澤爾省從未成為平靜的地區,但那裡的前線穩定了下來,在戰爭的剩餘時間裡幾乎沒有變化。農民們搬回耕種田地,這些田地現在佈滿了猛烈炮擊後遺留下來的未爆彈: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射的所有炮彈中,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是啞彈。

1915年,法國當局轉向了一項最初開發用於解決1881年暴力事件後果的技術。1881年,一名刺客在美國總統詹姆斯·A·加菲爾德上任後不久開槍射擊了他。子彈留在了加菲爾德的軀幹中,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製造了一個簡單的金屬探測器試圖找到它(但不幸的是,失敗了)。這項相同的技術現在被應用於法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這些故事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


當歐洲昔日的戰場被重新用於和平的農業目的時,由於犁鏵接觸到埋藏的未爆彈,農民和他們的馬匹始終面臨死亡或重傷的風險。法國人為探測埋藏的炮彈而設計的儀器是休斯感應平衡儀的改進版。最初的儀器是由C. Gutton教授應默爾特-摩澤爾省省長的要求製造的,有了它,製造者能夠在約40釐米(近16英寸)的深度探測到小口徑炮彈的存在。
一款更現代的金屬探測器,產於1946年,在反步兵地雷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主要戰場武器之後。
圖片:《大眾科學》,1946年3月

那些相同的田地仍然散落著未爆彈藥:每年,農民仍然從法國和比利時以前的戰場上清理出數百噸炮彈、炸彈和手榴彈——即“鋼鐵收穫”。

-

我們關於戰爭的完整檔案,名為《大眾科學編年史:第一次世界大戰》,收錄了許多關於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技術的文章。可在以下網址購買:www.scientificamerican.com/products/world-war-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