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巨炮,1916年

《大眾科學》報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本週:1916年9月16日

1916年的義大利擁有高科技製造業,但產能有限。這張照片顯示的是一門正在製造中的15英寸、40倍口徑的火炮。

《大眾科學》增刊,1916年9月16日

加入我們科學愛好者的社群!

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上,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戰鬥而建造的最大火炮,並非源於那些負責贏得戰爭的人的任何個人不足感。這些武器比小型火炮射程更遠、殺傷力更大,因此使擁有者在射程和能力上都佔據優勢。隨著戰爭的進行,這些原因促使參戰國大力發展新技術,以製造更大的武器。它們的部署,無論是在陸地還是海上,也面臨著障礙,因為為了容納這些更大的火炮,艦船和移動炮架(通常是鐵路運輸的炮架)的尺寸必須增加。不僅當時的科技被推到了極限,以設計出這些武器的實用版本,而且還需要投入相當大的製造能力來製造火炮、炮架和彈藥。

最大型火炮的演變:截至1916年的示意圖。資料來源:《大眾科學》增刊,1916年10月14日

-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我們關於戰爭的完整檔案,名為《大眾科學編年史:第一次世界大戰》,其中包含 1914 年至 1918 年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線戰爭技術的許多文章。可在 www.scientificamerican.com/products/world-war-i/ 購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