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大眾科學》報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本週要聞:1914年11月28日
100年前的今天,《大眾科學》報道了英國皇家海軍最現代化的“無畏艦”之一——HMS大膽號的沉沒事件,那是1914年存在的最龐大、最強大的戰列艦。只有一人喪生,但該艦的損失對皇家海軍來說是一場災難:“它相當於之前所有損失的總和。《大膽號》是一艘主力艦或一線艦,是那些必須在最高和決定性的交戰(如果發生)中與敵人對峙的主要單位之一,屆時德國戰列艦隊將出動,在一場偉大的艦隊行動中決一勝負。”我們在1914年認為,它是艦隊中30艘無畏艦中較現代化的一艘。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爆炸在艦體上撕開一個洞後,該艦在沉沒前漂浮了近13個小時,在此期間,救援船試圖將受損的艦隻拖到岸邊。前來救援的船隻之一是RMS奧林匹克號——也許更廣為人知的是其作為RMS泰坦尼克號的姊妹艦——當時正載著僅153名付費乘客前往格拉斯哥,進行其戰爭期間的最後一次商業航行。(當時奧林匹克號的指揮官是哈多克船長。)
尚不確定大膽號是否是被水雷擊沉:起初人們認為可能是潛艇發射的魚雷造成的。但我們報道了英國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在下議院發表的評論,該評論“暗示”——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是水雷擊沉了這艘戰列艦
“在十月的最後一週,德國人成功地在愛爾蘭北海岸,即從美國經愛爾蘭北部到利物浦的主要貿易航線上佈設了雷區[這正是大膽號沉沒的地點]。商船被炸燬並損失……這些完全非法的戰爭方法對航運造成的威脅是如此之大,以至於政府不得不採取唯一可能的保護手段,即宣佈整個北海為軍事區,並將所有穿越該海域的航運限制在一條狹窄的通道內,以便進行最嚴格的監管。”

HMS 大膽號,在北海觸雷後,無助地在海中翻滾,甲板幾乎被海水淹沒。戰列艦的全體船員在沉沒前都被附近的船隻救起。這張照片是從附近的民用船隻RMS 奧林匹克號的甲板上拍攝的,該船隻對遇險呼叫做出了回應。
故事到這裡變得有趣起來,因為它不僅說明了戰爭的迷霧,還說明了戰時宣傳的需要。1914年10月27日,大膽號在愛爾蘭北部附近進行炮擊演習時,撞上了一枚水雷(我們現在知道這幾乎可以肯定是由德國輔助巡洋艦兼佈雷艦S.S.柏林號在四天前才佈設的)。皇家海軍的實力下降是顯著的,但約翰·傑利科海軍上將擔心聲望和士氣的損失會更糟,因此安排將沉沒的訊息保密。儘管RMS奧林匹克號和附近其他幾艘目擊事件的小型船隻上有許多外國人,但還是採取了這項行動。事實上,這對《大眾科學》的讀者來說並不是秘密,他們閱讀了新聞,並看到了從奧林匹克號甲板上拍攝的正在沉沒的戰列艦的照片[此處顯示](乘客在貝爾法斯特被拘留了六天才被允許下船)。英國政府直到戰爭結束後三天,才承認了這次沉沒事件,當時英國海軍部在倫敦《泰晤士報》上發表了“延遲公告”,報告了這一損失。
我們的完整戰爭檔案,名為《大眾科學編年史:第一次世界大戰》,其中包含許多關於1914-1918年海軍戰技術文章。可在www.ScientificAmerican.com/wwi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