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技術和大規模生產的過程中,第一步是基礎研究。這篇來自1916年4月8日《大眾科學》的文章,著眼於該行業的一種科學工具:華盛頓海軍造船廠的海軍實驗風洞。
風洞內由一臺500馬力的發動機驅動,風速達到每小時75英里,“這使得可以在真實的飛行速度下進行實驗。”氣流需要保持一致,測量需要精確。專案種類繁多
“風洞最近進行的有趣研究包括測定各種飛機和氣球織物的空氣摩擦係數。已經對海軍部建造的新型飛艇,以及正在建造和計劃中的海軍飛機的模型進行了測試。”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由於風洞尺寸較大,可以測試寬度達36英寸的相對較大的飛機模型。”
華盛頓海軍造船廠海軍實驗風洞的圖示。
圖片:《大眾科學》增刊,1916年4月8日
“隨附的照片顯示了正在測試的飛機模型的佈置,該模型由一根鋼軸支撐,該鋼軸從風洞頂部延伸到上方的稱重天平。”
“當模型設定為給定角度時,透過在秤上稱重來測量繞三個軸中的每一個軸的力矩。”
“風洞可以測試飛機發動機的全尺寸散熱器,並且最近對幾種型別的散熱器進行了空氣阻力和冷卻能力的比較測試。”
比較當時交戰的歐洲國家正在進行的研究會很有趣,但我懷疑他們不太可能允許科學雜誌向他們的敏感軍事設施派遣一位愛管閒事的記者。
-
我們關於戰爭的完整檔案,名為《大眾科學編年史:第一次世界大戰》,包含許多來自1914-1918年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技術和科學的文章。它可在 www.scientificamerican.com/products/world-war-i/ 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