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潛艇內幕探秘,1917年

在《大眾科學》中報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本週新聞:1917年2月10日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為了試圖繞過英國海軍對德國的鐵腕封鎖,北德意志勞埃德航運公司的一家子公司建造了兩艘非武裝貨運潛艇,能夠偷偷溜過英國皇家海軍軍艦的警戒線。

1916年7月初,其中一艘潛艇“德國號”偷偷駛入巴爾的摩港,裝載了700噸貨物。與普通貨輪相比,貨物重量很小,但英國和法國的反應卻異常強烈。盟軍知道他們的海軍封鎖正受到威脅,大聲抗議。美國人不得不堅持中立的表象,駁回了抗議,因為這些潛艇是非武裝的,而且商業仍然是合法的。船員們被視為英勇的英雄。對德國來說,宣傳價值是無價的。“德國號”於1916年11月進行了第二次訪問,與第一次訪問一樣,這是對英國的挑釁。

在早些時候的訪問中,一位美國人被邀請登上該船參觀:著名的海洋藝術家亨利·魯特達爾。與當時的大多數藝術家不同,這位藝術家非常熟悉現代軍艦的技術方面:他還曾擔任美國海軍後備隊的少校。他為《大眾科學》100年前的期刊封面提供了插圖和潛艇內部的描述。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商用潛艇‘德國’號的所有者一直奉行的保密政策最近被打破,海洋藝術家亨利·魯特達爾先生被允許繪製內部草圖,藝術家根據這些草圖繪製了非常有趣的圖畫,該圖畫顯示在本期雜誌的封面上。以下文章是基於魯特達爾先生在船上停留數小時期間所做的筆記。”

“‘德國’號長230英尺,採用通常的圓形船體系統建造,在圓形船體外部可能被稱為擴大的假船體。船體本身的寬度為17英尺,船舶的總寬度,從一側到另一側,約為30英尺。它由柴油發動機驅動,功率為1200馬力,發動機為六缸,每軸兩個。水面航速為14節,水下航速為7節半。從水面狀態到潛水狀態的時間為兩分鐘。”

第一次世界大戰貨運潛艇“德國”號內部彩色影像的詳細圖例。
來源:《大眾科學》,1917年2月10日

“根據科尼希船長的說法,上次從德國出發的水下航行總距離為180英里。美國航運界人士和海軍建築師估計,她的載貨量約為750噸。根據科尼希船長的說法,是1000噸。包括軍官在內的全體船員共有29人。有三名導航員,包括船長,以及一名負責潛艇潛水的輪機長。來自基爾克虜伯的工程師和機械師都是平民。克虜伯的負責人留在了美國,這表明預計會有其他德國潛艇抵達。”  

姊妹船,一艘名為“不萊梅”號的貨運潛艇,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在1916年9月首次前往美國的航行中在海上失蹤。但這也許無關緊要:在這幅影像發表後的兩個月內,美國對德國宣戰,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原因正是德國使用潛艇擊沉美國船隻。德國海軍那時已經徵用了“德國號”,並安裝了魚雷發射管和甲板炮。

所表達的觀點是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們的完整戰爭檔案,名為“《大眾科學》編年史:第一次世界大戰”,收錄了許多1914-1918年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政治和宣傳的文章。可在此處購買此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