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大眾科學》中報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本週要聞》:1915年5月22日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幾年,海軍技術突飛猛進。英國皇家海軍的“無畏”號戰列艦於1906年確立了設計標準:艦體龐大,裝甲厚重,採用渦輪驅動,配備相同口徑的大口徑主炮。“無畏艦”成為之後所有大型戰列艦的統稱。想要擁有現代化海軍的國家必須建造和下水這些巨型戰艦,作為艦隊的骨幹力量。在美國在這場新的海上軍備競賽中的第七艘和第八艘艦艇是“懷俄明”號和“阿肯色”號。 《大眾科學》的編輯們似乎對這一設計非常滿意。
“‘懷俄明’號,弗萊徹海軍上將的旗艦,排水量26,000噸,於1912年完工,與其姊妹艦‘阿肯色’號一樣,配備了六座雙聯裝炮塔共十二門50倍徑12英寸火炮和二十一門5英寸火炮。在我們看來,這些是目前最勻稱的無畏艦,主甲板長而筆直的舷弧使它們看起來比實際長度更長。”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延續下去。
儘管編輯們對這艘艦艇感到滿意,但他們對美國海軍的整體狀況發出了嚴厲警告:
“但正確的觀點……是將[美國海軍]與其他國家的艦隊,特別是那些正在參與歐洲大戰的國家的艦隊進行比較。如果這樣做,我們將驚恐地意識到,就實力而言,我們的海軍應被視為三流海軍,根本無法與目前參與戰爭的兩大主要海軍強國,即英國和德國的艦隊成功交戰。”
1912年海軍檢閱中的“阿肯色”號,僅在
服役一個月後。
《大眾科學》,1912年10月12日
在海軍軍備競賽中,無畏艦是黃金標準,但其數量和現代化程度至關重要。據估計,英國擁有38艘無畏艦,德國有20艘在役。
“美國只有八艘,或者,如果我們勉強將相對較小且速度較慢的‘密歇根’號和‘南卡羅來納’號包括在內,我們有十艘。引起人們對這些事實的注意是我們的愛國義務。”
甚至在“懷俄明”號和“阿肯色”號下水之前,其他更強大、更快、裝甲更好、武裝更精良的艦艇就已經在設計和建造中。美國的無畏艦絕非過時,但在它們下水兩年後,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時,最現代化的無畏艦已經配備了14英寸火炮,這種火炮發射的炮彈更大(重70%)。
“懷俄明”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北海巡邏,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改裝為炮術訓練艦。該艦於1947年被拆解。“阿肯色”號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進行巡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2英寸火炮被廣泛用於諾曼底和後來的太平洋戰區的岸炮轟擊行動。該艦於1946年在比基尼環礁的原子彈試驗中被擊沉,至今仍沉睡在海底。
-
我們的完整戰爭檔案,名為《大眾科學編年史:第一次世界大戰》,收錄了許多1914-1918年關於戰列艦、海軍武器和戰爭的文章。可在 www.scientificamerican.com/products/world-war-i/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