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自由女神像。她是自由的象徵,紐約市的標誌,今天是她的生日。為了慶祝,我想分享一些來自1886年8月14日《大眾科學》文章的圖片,文章重點介紹了組裝自由女神像的方法。畢竟,沒有孕育期,哪來誕生呢?
當時還在法國,雕像的外殼被組裝起來,每一塊都分配了一個數字或圖形。相鄰部件的側面有相同的圖形,這些圖形需要吻合在一起,從而建立了一個重灌圖。每個部件的邊緣都有一排小孔,當相鄰部件對齊時,它們的孔會重合,這樣就可以鉚接在一起。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雕像的外殼由非常薄的銅製成,使其具有一定的柔韌性。當部件離開法國時,它們被緊緊地包裝在木框架中,以防止它們彎曲。然而,一些變形不可避免地發生了,一旦部件到達,工人們——憑藉大量的技巧和耐心——不得不重新調整每個部件。鐵條被安裝在內部以增加外殼的額外強度和剛性。鐵條被彎曲以適應銅的輪廓,正如面部內部的特寫鏡頭所示。銅和鐵之間用蟲膠和石棉層隔開,以防止兩種金屬之間發生化學反應。
雕像由嵌入基座深處的兩套重型梁和連線梁的4個工字梁支撐。文章報道稱,混凝土基礎是“世界上最容易辨認的單塊人造石”,底部尺寸為90平方英尺,頂部尺寸為65平方英尺,高度為52英尺10英寸。
雕像最初的揭幕日期定於1886年9月3日。然而,重新組裝和豎立雕像所需的所有複雜工作將儀式推遲到1886年10月28日——這使得今天成為自由女神像125週年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