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引產降低剖腹產率

我過去認為這個問題毫無疑問。引產是漫長而艱難的分娩的序幕,而且通常不會順利。剖腹產是(非)自然而然的邏輯終點。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過去認為這個問題毫無疑問。引產是漫長而艱難的分娩的序幕,而且通常不會順利。剖腹產是(非)自然而然的邏輯終點。就這麼簡單。

在 1970 年代初期,引產變得失控 - 英國超過一半的分娩是引產。然後出現了強烈反對。到 80 年代初我生第一個孩子時,引產已成為醫療化分娩“干預級聯”敘事中的明星之一。

“引產可能會引發‘干預級聯’,在你意識到之前,你可能會被捲入輸液、電子監護、硬膜外麻醉以及所有醫療複雜、高科技分娩的陷阱。”(國家生育信託基金會)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總而言之,試圖哄騙或撬出過期嬰兒的歷史是戲劇性和令人痛苦的。人們提出了非常有想象力的理論來解釋如何讓嬰兒動起來。我寫了一篇關於引產豐富多彩的過去以及關於什麼有效的當前神話的文章 - 在去年的這個部落格上,當時英國王室寶寶的關注進入了加班狀態。

當時我寫道,我認為關於引產和剖腹產的證據令人放心,但美國的引產率正在上升 - 而且我們仍然不瞭解女性對引產的感受。最後一部分很重要,但不幸的是仍然如此。

然而,今年夏天,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報告稱,儘管引產率在 1990 年至 2010 年間幾乎翻了一番,但在 2011 年和 2012 年開始略有下降。從 2010 年的 23.8% 的高位,降至 2012 年的 23.3%。

我確信關於引產是否通常會增加剖腹產率的基本問題已經得到解決。這不是因為報告了一項重大的新試驗。但是,最近一項僅關注這一個問題的最新分析加強了這一論點。

最近,葉卡捷琳娜·米沙尼娜及其同事發表了一篇關於剖腹產和引產的廣泛薈萃分析。他們的總體結果顯示在右側。薈萃分析是一種一次分析多項研究結果的方法。這裡的菱形包含了 157 項試驗(大多是小型試驗)。我的關於薈萃分析的入門文章對此進行了更詳細的解釋。

引產降低了幾個百分點的剖腹產率。但並非對所有人都是如此 - 例如,對於早產或羊膜穿刺術(破羊水)引產的婦女來說就不是這樣。它也不適用於曾經剖腹產或懷有雙胞胎的婦女。

現在,不同的人群以不同的方式看待這個問題,資料已被分組和分析。結果是一致的。(關鍵分析列在下面。)這並不是說關於引產,特別是對於特定人群的婦女及其嬰兒,仍然沒有其他重要問題。有一項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重大試驗正在研究嬰兒足月但未過期時引產的效果。但這似乎確實表明,大多數接受引產的婦女並沒有增加剖腹產的機會。

現在的引產與 70 年代的情況大不相同了。懷孕期間的常規超聲檢查使預產期更加準確,這反過來減少了對婦女和嬰兒來說都為時過早的引產嘗試次數。

前列腺素也起到了幫助作用。這些激素可以使宮頸成熟,並增加嬰兒在開始引產後 24 小時內出生的機會。前列腺素導致了一項發展,可能最終會改善婦女的體驗:在家中使用陰道藥物來催熟宮頸,只有在分娩時才來醫院。

儘管如此,引產作為過度手術分娩的主要罪魁禍首的形象現在已根深蒂固。而且我們沒有看到大規模地減少反引產言論。

也許是因為許多聲譽和信仰體系都建立在它之上。

長期以來,薈萃分析的結果為這些信仰體系提供了科學依據。更重要的是,產科機構不願接受這些結果 - 並且不嚴格測試他們首選的足夠多的干預措施 - 一直是對過度醫療化分娩的批判的核心部分。

但是,接受這些較新的薈萃分析中的資訊意味著我們許多人珍視的、直觀邏輯的敘事開始在核心縫隙處瓦解。

如果您認為醫療保健應該有科學依據,那麼有時,證據會挑戰您全心全意相信的東西。這就是考驗的時刻。

~~~~

以下是關於過期妊娠的資訊,以及美國醫療保健研究與質量署 (AHRQ) 提供的一些較舊的關於引產的消費者資訊 - 以及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這些資訊以此為基礎。更多關於引產/剖腹產問題的各個方面的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文章中未提及的有:伍德及其同事(2014 年)古爾梅佐格魯及其同事(Cochrane,2012 年)以及英格蘭國家指南機構(NICE,2008 年)

如果您想知道我懷孕和分娩的經歷,我曾兩次(在家)分娩。我曾擔任多年的孕產消費者權益倡導者,那是我進入流行病學研究的起點。您可以在Statistically Funny 網站的此處檢視我關於孕期和分娩護理的主要科學出版物。

這些漫畫是我自己的(知識共享許可協議):更多資訊請訪問Statistically Funny。如果您對“管好你自己的事”這句話的起源感興趣,您可能會喜歡閱讀這篇文章

* 希爾達·巴斯蒂安在Absolutely Maybe 上表達的觀點是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或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的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