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為了萬聖節,我想重新發表我從2010年7月1日的舊帖子。
都怪《活死人之夜》,很多人錯誤地認為殭屍是夜行動物,只有在晚上才會在城鎮中邁著僵硬的步伐四處遊蕩,尋找可以吃掉他們大腦的人。
你認為白天是安全的嗎?你大錯特錯!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殭屍在白天和夜晚都在遊蕩!它們不是夜行動物,它們是無節律的!而且是失眠者。它們從不睡覺!
還記得最初是如何變成殭屍的嗎?透過死亡,或切斷術,或者,因為這是一個科學部落格,我們需要科學地解釋這一點,透過河豚毒素的影響。無論如何,這個過程會導致一些永久性腦損傷。
因此永久性受損的大腦中心之一是生物鐘。但重要的是,它不僅僅是不再滴答作響,而是處於永久的“白天”狀態。這在實踐中意味著什麼?
當生物鐘處於“白天”階段時,很難入睡。因此導致失眠。
當生物鐘處於“白天”階段時,新陳代謝很高(比夜間高),因此殭屍需要大量的能量一直,並迅速消耗掉所有能量。因此,總是飢餓,渴望高熱量食物,比如大腦。
反過來,失眠會影響一些激素,比如胃飢餓素和瘦素,它們控制食慾。如果你有一個不眠之夜或慢性失眠,你也傾向於在晚上吃得更多。
但在晚上,消化功能很高。由於殭屍的生物鐘處於白天狀態,它們的消化效率不高。它們有巨大的食慾,它們吃很多,但它們消化不良,而且它們消化的東西會立即被消耗掉。 這解釋了為什麼他們往往不會發胖,而患有失眠症的活人會發胖。
最後,你可能已經注意到,它們的傷口有問題。傷口癒合需要生長激素。但是生長激素只在睡眠期間(實際上,在慢波睡眠階段)分泌,並且同樣受到胃飢餓素的影響。
簡而言之,殭屍的許多生理和行為都可以追溯到它們生物鐘功能的喪失以及它們的生物鐘處於永久的“白天”狀態。
但本文真正想傳達的資訊是……白天也不要放鬆警惕!
我作為殭屍的畫像,由Ataraxia Theatre的 Joseph Hewitt 繪製,他們的最新專案 GearHead RPG 是一款帶有巨型機器人和隨機故事生成器的科幻 rogue-like 遊戲 - 快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