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國為結束塑膠汙染鋪平道路
聯合國昨天通過了一項決議,旨在制定一項控制塑膠廢物的全球條約
薩拉·肖恩哈特 報道全球氣候和能源發展,重點關注國際氣候談判、融資以及各國如何應對向更清潔經濟的轉型。在加入 E&E 新聞之前,薩拉曾在東南亞擔任記者十多年,曾在《紐約時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和《美國之音》工作。她曾擔任《華爾街日報》駐印度尼西亞的記者,直到 2017 年。薩拉擁有俄亥俄大學的新聞學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的國際事務碩士學位。

各國為結束塑膠汙染鋪平道路
聯合國昨天通過了一項決議,旨在制定一項控制塑膠廢物的全球條約

新的 IPCC 報告敦促適應氣候變化,“時間有限”
一份里程碑式報告的作者寫道,人類和自然系統已經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下步履蹣跚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加劇了歐洲綠色能源轉型的緊迫性
這場衝突使人們認識到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風險,特別是對於那些將其視為通往可再生能源橋樑的國家而言

地球可能超過生態系統從變暖中恢復的能力
科學家們在本月晚些時候釋出 IPCC 重要報告之前概述了氣候不作為的風險

各國放棄今年更新氣候目標的承諾
加大國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對於限制全球變暖至關重要

德國為退出煤炭鋪平道路,但美國可能不會效仿
該國專注於為依賴煤炭的社群提供經濟支援,以在 2030 年前結束採礦

“重建美好未來法案”可能流產,威脅美國的氣候承諾
如果沒有立法,拜登政府將不得不依靠行政行動來減少碳排放

富有的美國人比其他富有的人擁有更高的碳足跡
收入較高的人也比收入較低的人排放更多的溫室氣體

印度為何在 COP26 氣候峰會閉幕時為煤炭辯護
這個第三大碳排放國辯稱,它正在平衡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與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

隨著會談接近尾聲,適應成為氣候峰會的焦點
富裕國家和貧窮國家之間的分歧擴大了

美中協議推動氣候談判進入最後階段
該協議呼籲分享碳捕獲技術並制定新的甲烷政策

氣候談判的草案文字敦促各國加快行動
談判代表已初步同意要求各國明年再次加大減排力度

氣候談判轉向為已經造成的損害支付賠償的有爭議問題
易受氣候影響的國家正在爭取因氣候變暖影響的生命和生計獲得賠償

美國同意停止在海外為化石燃料提供資金
此舉可能會將資金轉向低收入國家的可再生能源專案

化石燃料開發將超出全球氣候目標
計劃中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生產不符合各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

世界各國領導人會面以解決生物多樣性危機,但美國置身事外
目前正在進行談判,以更新《生物多樣性公約》,以更好地保護和恢復自然

更多國家加入全球減排甲烷的承諾
數十個國家(佔世界排放量的 30%)已表示支援即將舉行的重要氣候會談

中國表示將停止在海外為燃煤電廠提供資金
此前,美國承諾將其國際氣候融資捐款增加三倍

美國和歐盟承諾減少甲烷排放,但障礙重重
其中最主要的是說服其他國家簽署協議並制定具體的政策

科學家們淹沒森林以模擬海平面上升
這些實驗將有助於更好地瞭解樹木在屈服之前可以承受多少洪水

警鐘:氣候變化威脅稻米種植
世界上一半人口以大米為主要食物

以下是氣候變化將如何給您的家園帶來壓力
亞洲更熱,阿爾卑斯山更乾燥,美國風暴更多,島國更鹹

在邊境徵收碳稅的最佳方法
立法者需要確保國內和外國生產商面臨相同的成本和激勵

專家和倡導者認為,應徵募海洋來對抗氣候變化
他們說,海洋植物和動物吸收的“藍碳”在氣候政策中大多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