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7月1日
人物誌
數字技術真的能防止身份盜竊嗎?
保羅·瓦利希是《大眾科學》的特約撰稿人。

人物誌
數字技術真的能防止身份盜竊嗎?

對稱性破缺
在一個國家合法的工作在另一個國家可能成為逮捕的理由

完成電路
她對積體電路的研究使網際網路時代提前了數年。現在她發現自己重新審視她最早的、開創性的計算機工作,這項工作她長期保密,因為那時,她曾是男性

批發計算
公司想出售您計算機的空閒處理時間。有買家嗎?

拔掉插頭但決不屈服

奧威爾獎
表彰在電子前沿踐踏個人自由的努力

誰想要隱私?

您的首個20美元免費!

機械也會犯錯

如何從零錢中盜取數百萬美元

您價值0.002美分

網路空間中最美好的事物是免費的

這不是惡作劇!

尋找工會標籤
對經濟資料的新分析表明,工會化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力

建議家長酌情決定

破解美國法典

紀念
逝去的未來
HAL的遺產:《2001太空漫遊》中的計算機:夢想與現實

1996年諾貝爾科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再次表彰了四組研究人員的傑出貢獻。以下是化學、物理學、醫學和經濟學領域這些成就背後的工作

分子模具
塑膠複製品模仿複雜的分子

個人資訊公開化
一項新服務引發了問題:多少才算過多?

丁骨牛排風波?
研究人員在瘋牛病問題上原地打轉

牆倒了
一個半世紀之久的流體動力學方程受到質疑

萬能藥丟失了嗎?
可憐那些試圖推銷社會洞察力的經濟學家

網路空間的地盤之爭
美國暫時表示支援線上言論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