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星可能在某一天變成環狀行星
這顆紅色星球與其最內側的衛星火衛一之間的碰撞可能會形成類似土星的碎片帶
諾拉·泰勒·蒂爾曼是一位專注於太空和天文學的科學作家。

火星可能在某一天變成環狀行星
這顆紅色星球與其最內側的衛星火衛一之間的碰撞可能會形成類似土星的碎片帶

今天火星上能形成液態湖嗎?
研究人員表示,來自含水層等來源的水可以持續足夠長的時間形成水池,其中較大的水池可以保持液態至少一年

在土星衛星泰坦上發現巨大的冰雲
美國宇航局卡西尼號飛船的發現表明,泰坦南半球的冬天將比預測的還要冷

令人驚歎的木星影片顯示大紅斑正在緩慢縮小
哈勃太空望遠鏡揭示,這顆行星的標誌性特徵仍在縮小,但速度不如之前觀測到的那麼快

正式宣告:宇宙正在緩慢消亡
研究表明,今天產生的能量只有20億年前的一半左右

星系大小的透鏡揭示了深層宇宙中的恆星誕生
ALMA望遠鏡陣列透過愛因斯坦環瞥見了一個遙遠的星系

新發現行星的礦物學可能指向宜居性
天體生物學家希望,透過越來越靈敏的太空望遠鏡在系外行星上檢測到某些礦物質,可能表明與生命相關的生物化學過程

火星任務可能在2020年前將樣本帶回地球
計劃使用一艘私人航天器掠過火星大氣層以收集塵埃並返回地球,而無需進行著陸的困難

外星生命可能在雙星周圍很常見
低質量雙星可能是外星生命的最佳宿主,因為它們的組合能量將宜居區域擴充套件得比單星周圍更遠

劇烈的隕石撞擊塑造了原行星灶神星奇特的內部結構
計算機模型顯示,一對32公里長的隕石導致灶神星的地殼融化然後重新形成,使其比典型的岩石層可以解釋的更厚

太空爆發為萬物理論提供了見解
在中子星和黑洞形成過程中發射的伽馬射線使科學家能夠研究超弦理論等基本原理

雙星系統可能隱藏著第三顆伴星
科學家推測,一種高能“踢”可能會將一顆恆星踢出軌道,並使剩餘的一對恆星靠得更近

奇怪的恆星螺旋提供了有關太陽命運的線索
這個由紅巨星的伴星形成的螺旋,讓天文學家看到紅巨星何時失去外層

流星體改變地球、火星、金星的大氣
這三顆行星高層大氣中的相似之處可能是由於流星體在穿過時釋放出重元素造成的

古老的恆星爆炸是同類中最遙遠的
這一發現應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瞭解不斷膨脹的宇宙和暗能量的性質

海王星上的一天少於16個小時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之前對這顆氣態行星的旋轉速度的估計是不準確的

在月球背面發現罕見的火山
月球背面休眠的火山提供了另一種塑造月球表面的方式